手机版
网站地图
美文美图
最新作品
你好,欢迎访问
归一文学
个性皮肤
搜索
首页
诗歌
散文
小说
情感
校园
杂文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涉世宝典
文学交流
节日征文
文化娱乐
文摘
美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小小说
我创我歌
散文
随笔小札
人生感触
感悟亲情
海天散文
言情小说
心灵感悟
其他连载
似水年华
小说
文学社团
归一云思
资源中心
小说阅读
心情日记
个人相册
个人文集
当前位置
主页
海天散文
海天散文
文章内容页
赞一下
岁月如歌
作者:
杨铮
来源: 归一文学
发表于
2006-01-01
热度
78108
℃
岁月如歌
文 /
杨铮
岁月有痕,岁月如歌。
不知为什么,我向来不喜欢照相。其实,我长的不赖。大抵还算周正。可最近,当我无意的翻开了一个发了黄的影集,看见几张同样发了黄的黑白照片时,我感觉,我错了。错了。甚至是后悔。我突然明白了,当初情愿不情愿,有意或无意的照了相,如今成宝贵的记忆。每个照片里,都分明的写着动人的故事。而那故事早已经凝固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无比鲜活的人,无比可歌的事,无言的停留在照片上。每个人都真诚的看着你,象是在说:“你还曾记得我吗?是的,是我啊。”
那是一张六寸的集体合影,“第八中学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时光的隧道里,闪烁着无数的晶亮的星,走进公元1968年10月的时空隧道,快乐的青年们,正上演着狂热与崇拜。“史无前列”让所有的热血青年不知所措的加入了“革命”的浪潮。所有的才华,所有的激情,所有的追逐,都变成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三忠于、四无限”。时代几乎是爆炸式的诞生了天才的词曲作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红太阳”的旋律。人们真的喜欢听,也更喜欢唱,那歌词确实饱含着深情,那曲调明快、抒情、热烈,激动着人们的心弦。“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的光辉。。。”“北京的金山上。。。”“向着北京致敬。。。”。大街小巷,学校工厂,所有的地方,都成了大舞台,所有的人都变成了舞蹈家。“忠字舞”随处翩然可见。是的,不可否认,人们的热爱来自对毛主席的爱,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这一点没有错,历史作证,中国人会永远铭记毛主席的伟大与不朽。噢,那是个狂热的岁月,是个如歌的岁。
照片上最前排,是宣传队的乐队成员,在当时,那是个让人好羡慕的上档次的乐队了。手风琴,扬琴,月琴,大低音胡琴,板胡,京胡,二胡,组笛,新疆手鼓。。。真的想不到,三十年过去了,照片依然清晰。我凝视着,端详着每一个熟悉的面孔。
是的,那个长的黑廋的是我们的老师,是宣传队里唯一的老师,“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姓陈,我们都很尊敬他,而后来,当我辗转当了中学教师的时候,居然成为了我的同事,他是一位出色的体育教师,我们有很深的特殊的感情。他半懂不懂的会几样乐器,在当时算是个高手了。他能演奏扬琴,二胡。我还记得他很喜欢演奏“广东音乐”。如“旱天雷”“雨打芭蕉”“良宵”和“二泉映月”等。我喜欢听“良宵”,就经常的请他演奏,他从不推辞,也因此,我便也很是喜欢“广东音乐”的细腻委婉的旋律。可不幸的是他已经早早的离开了我们,听到他的不幸,我很悲痛。于是,当天我从墙上摘下久违的二胡,动情的演奏了一首“江河水”,那是他最喜欢听我演奏的一首极其悲痛的曲子,他曾经给我提了很多的改进的意见,我没有忘记。
我的眼睛停留在那个手里抱着大低音胡琴的同学,我们都叫他“李福孩儿”其实他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可就是很天真顽皮。大低音胡琴总是当“配角”,可好的曲子都少不了它,他的配角当的很出色,气氛烘托的很棒,红红的脸,小小的嘴唇,很讨人喜欢。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我一直不晓得他的发展。直到二十多年后,她的爱人领着孩子来找我,(当时我在当市内一所中学的校长)并悲痛的告诉我,我的同学已经在一年前病故。临终时,嘱咐爱人找我帮忙,一定好好的教育孩子上学读书。他是个很优秀的电工技师,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我听了万分的痛惜。想起我们在宣传队的一幕幕,心里很是难过。我便一口答应。让她放心,让我的同学安心。我能做的都进了最大的努力。当然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很想说的,是我的好友,志服。那个手里拿着二胡的同学。他长我几岁,很是有个大哥的风度,二胡拉的不错,人又很和善,我们从来没有间断过友情联络。他对我一往情深,总是非常的惦念我,我的每一步的成长都使他万分的高兴,都要特意的从乡下赶来向我祝贺。让我感激涕零。在宣传队的时候,他总是谦恭的向别人讨教,经常的自己练习,精心的校对每一个曲子,务必精益求精。让我感觉到了少有的实在。最近几年里,他的身体很不好。得了糖尿病,很是羸弱。可就是这样,他还是忘不了每年要专程的来我家里,要送些山珍野蔌,或者是粘馍馍,说是我们平素是难得吃到。其实不值钱,不过是让我们尝一尝罢了。我是理解的,我知道,他主要是来看看我,看看我们的家。今年五月份,他给我打了电话,说不日就到我家来,说一定要我和他来个二胡齐奏,“北京有个金太阳”。并且告诉我,他最近买了一把旧二胡,很是有味道,要我看一看,音色如何。我听了着实的高兴,真的,我已经有多年没有上心的演奏过二胡了。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可他却对二胡情有独衷,真是让我无比的钦佩。那天,他真的来了。我在楼上老远的看见他背着那把宝贝的二胡,朝我家兴冲冲的走来。我们足足的玩了一天,我用钢琴为他伴奏,用京胡和他扮角色演奏京剧。总之,快乐着快乐,我们感觉又回到了从前。
噢。后面的有三排,那当然就是演员的全部阵容了。
照片上所有的人都乐的了不得,那当然。我想起来了,那是我们在全县汇演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大家的心血没有白费。自然是乐其乐了。我的好友奉尧比较的得意,他是我们队的大“导演”,很是有些创编的天才,那个岁月里,颂扬是主旋律,所有的创意都是围绕着表达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的热爱和感激。他创编的舞蹈极具民族特色,朝鲜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他都可以熟练的掌握其舞蹈的语汇和其精髓,贴切的,自然的,把歌曲的情境表现出来。我还记得那个由“不敬青稞酒啊,不打酥油茶啊,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献给亲人金珠玛!”创编的舞蹈。男女两列从两边晃晃悠悠的上场,给全场的观众特别的认象,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奉尧是我的挚友,三十多年了,我们一直亲密的交往,无话不谈,我们也经常的回忆那段岁月,便要唱上几句,心里年轻了许多。还有张翠,照片上,要属她乐的最厉害了,我想起了她的格外脆亮的嗓音,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她会唱好多的歌儿,尤其能唱像样的评剧,是宣传队里的“角”了。领唱,独唱都是她的事儿。我最欣赏他唱的“雪山顶上”,我想,即便是和彭丽媛相比,也并不逊色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的嗓子坏了,当我们同学会的时候,她不再唱了,可她唱那首“雪山顶上”时的魅力依然在大家的记忆中跳动。噢,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叫绍艳的女同学了。那个特别活泼的,滑稽的,“假小子”。她总是在休息的时候耍“活宝”,直逗的大伙肚皮疼了才算完事。她喜欢扮演老头,带上假胡子,弯腰驼背的。我们都非常的喜欢她,不仅如此,她是个很善良的人,热情的人,她是“坤”的好友,后来“坤”成了我的爱人。我老是忘不了她的戏剧化的参与。坤,也是宣传队的成员,她不爱说话,很有涵养,没有事的时候喜欢打毛衣,手套,或是用钩针织些装饰品,手艺确实很棒,她喜欢跳舞,舞姿极其优美,天生的红红的脸,好长的睫毛,闪动着双眼,很是魅人。两条又黑有长的大辫子,在身后荡来荡去的,很是洒脱妩媚。后来曾有人逗我说,一定是你们在宣传队就搞上了。我是无法辩白了。其实,那个岁月里,我们很是封建,算起来一共说过两次话,而且有一次乃狭路相逢,不得不问候几句的。用小品里的话说:缘分啊,缘分了。是的,现在看。坤,当初确实是出众美丽,而现在仍然是满年轻,风韵尤存,不减当年了,呵呵。
好棒的宣传队啊!在方圆左右的很是有名气的。有相当一段的时间里,我们的演出排的很满,前来邀请的确实不少,每每激动着我的心弦。往往是台上演,台下唱,好个火爆的场面啊!那时,我们风华正茂,热血沸腾,青春勃发,激情涌动。感觉青春无悔。是的,现在我们都明白,“史无前列”给我们的国家,乃至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可以说是灾难。然而,要说最悲哀的,那算是我们的“老三届”了。我们那时正年轻,有的,只是火热的心,忠诚的心。我们在燃烧自己,青春在那个岁月里凝固了。可,我们想起来要问,代表一个时代悲剧的“伤痕文学”告诉了我们什么?时代回答了我们什么?当我们走进具有象征情调的“老三届”和“青年点”饭店时,看到黄色的背包,红色的语录本袋。。。。我们没有更多的谈起不幸和痛苦。而是,激动的描述那个岁月的那份纯洁的感情,真实的经历,也会齐声的唱起“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
照片上的笑脸,永远的停留在那个时代,那个让我们陶醉的时刻,为了抹不去的记忆,我自己录制了一盘“红太阳专集”可以播放三个小时,一九九六年的五一节,我自己在家里足足的唱了两天,录了两天,我心满意足了。当同学聚会时,我会放给同学们听。大家边听边唱,至午夜都不愿离去。
噢,照片记录了岁月,岁月如歌。不是吗?
14374
14376
Emily
香灵儿
孤树
沂河渔翁
混沌虚空
落红飘雪
forlove
芳草斜阳时
林沐风
银木森
谷一
胡谈
听雨阁
毛健
蓝欧
大海深处
本文标题:
岁月如歌
本文链接:
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4375.html
作者作品
酒歌儿
朋友,让我为你切脉!
角色
山水有情
马年吉祥
野菊赋
眼神儿
感觉夕阳
朦胧的创意
古井记
忧伤的幸福
穷困的道场
冬已至,为爱谱新曲
登录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春风
思念
感恩
感动
纪念
春天
清明节
油菜花
天堂
父母
味道
春节
年味
家乡
故乡
守护
童年趣事
新年
推荐阅读
又到栀子花开时
05-12
一味咸菜半世情
05-12
湿漉漉的校园初夏
05-08
假期未必要远行
05-06
袅袅茶香 缱绻流年
05-04
故乡的早晨
05-02
小镇的秋
04-20
从前的田野
04-18
一餐之孝
04-17
长在路边的庄稼
04-17
小镇的早晨
04-15
热点阅读
脆香锅巴
08-14
箫声落琴声起,两处相思各自知
08-06
夜行
08-06
咸宁的梅雨
06-28
走过自己
07-04
陪老父亲喝酒
07-04
雾中故乡行
08-06
油菜地里的小男孩
07-26
灯火阑珊,却是红尘牵挂
07-26
乡村的声音
07-26
乡村的夜空
07-26
最新被评文章
故乡的野草
03-17
乡村的树
03-13
躯壳对灵魂的告别
03-03
早起闻雀声
02-18
烤火
01-02
渐行渐远的故乡
12-15
冬日里的阳光
12-01
等到漫山红叶
11-15
回家的路
10-24
山村往事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