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地图
美文美图
最新作品
你好,欢迎访问
归一文学
个性皮肤
搜索
首页
诗歌
散文
小说
情感
校园
杂文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涉世宝典
文学交流
节日征文
文化娱乐
文摘
美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小小说
我创我歌
散文
随笔小札
人生感触
感悟亲情
海天散文
言情小说
心灵感悟
其他连载
似水年华
小说
文学社团
归一云思
资源中心
小说阅读
心情日记
个人相册
个人文集
当前位置
主页
海天散文
海天散文
文章内容页
赞一下
忽然想起蹦蹦
作者:
杨铮
来源: 归一文学
发表于
2006-01-01
热度
78564
℃
忽然想起蹦蹦
文 /
杨铮
东北的大山、涧水和谐地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二人转”。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瞧吧!两个人,一男一女,一唱一和的,还要随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变换自己的角色。“二人转”从来不用布景,不用道具,一把折扇,一个手帕就够了。比拟、象征的手法在“二人转”里随处可现。那女人的头饰就象京剧、评剧中的旦角的凤冠,金光闪闪,颤颤微微的。而那男的,多是丑角扮相,比如:扮成“猪八戒”了,“傻柱子”了。有的干脆就在鼻梁子上画上一块白,那就是地道的丑角的扮相了。
“二人转”有好多的脍炙人口的曲牌,象“小拜年”“观花儿”了,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的继承和创新,已经有了好多百看不厌的好的曲目,这些曲目置身于广大老百姓的心中,劝人向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至今,我还能记得几部绝好的戏,比如:《包公赔情》了。这出戏唱的是:清官包公秉公执法,大义灭亲,怒斩亲侄包冕,而包公从小父母双亡,亏得嫂子将其抚育成人,因之,他尊其嫂子为嫂娘。剧中,嫂娘声泪俱下地回顾了如何从小拉扯包公的恩德,让每次看戏的人无不为之流泪动容,也便经受了一次情与法的洗礼。还有《回杯记》、《梁赛金擀面》、《马前泼水》《猪八戒背媳妇》等等。
记得我才有十来岁时,就已经是个戏迷了,往往是小剧团走到那里就追到那里去看。眼睛看着,心里想着,也默默的跟着学。意思不大懂,可唱腔都会,仿秀的能力很强。那时候,我已经会拉二胡了,可还是打心眼里羡慕那个领弦的拉的那把板胡,那声音响亮极了,有磁性和穿透力,我不会乐谱,只好凭心记忆,十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将所有的“二人转”曲牌熟记于心了。后来,一个戏班子看我如此的迷恋和虔诚,答应我跟随戏班子到处去演出,每当那锣鼓响过,板胡和唢呐激荡起人们的情绪时,在我的心里便会升腾起无限的热爱。
剧团的曲目也有一个人唱的,我们叫它“单出头”后来,我才明白了。感情“二人转”最初是从一个人唱的“单出头”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在台上唱,咿咿呀呀,自问自答,叙述、回忆、描写、抒情都由自己来表达,那才是高手呢!往往动情处,确也催人泪下。记得有个“单出头”曲目叫《王二姐思夫》,那角儿上得台来,羞羞答答,眉头紧锁,先念上一段词儿,“一树梨花一树梅,梨花梅花紧相随。梨花落在梅花上,压的梅花颤微微.....我,王二姐,自幼许配张庭秀为妻子,丈夫进京赶考,一去六年未回,要不思想起来,还都罢了,要思想起来,好不苦啊....”这就开始唱了。噢,那剧情的发展常勾起人们的情思,演员近乎哭腔的唱念,折腾着人们的情绪,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就时常看到台下好多的人在流泪。还有一个单出头叫做《红月娥做梦》,忆起来就觉得好笑的。刚十来岁的我,怎么可以知道什么爱情了,什么相思了。可天天广播喇叭就是个唱,久而久之我便会了。家里来人,奶奶就让我给唱一段,那时候,我还没有变声,唱起来活脱脱俨然象个思念情郎的少女。至今,我还能记得几句呢,“独坐香闺红月娥啊,思想起罗张哥哥,俏皮小伙啊--。那一次对撞关前打了一仗啊,我将他拿下,那是马鞍驼,刀按脖子问他亲事,我有心要杀他我还舍呀,我还舍呀,舍我也舍不得啊--”剩下的就不曾记得了。
“单出头”发展成了“二人转”是个必然,毕竟两个人配合表现力会更好。要说东北人啊,普遍的都很“亲热”“二人转”,专业的固然好,可业余的,土里土气的,老百姓也特别愿意看,反正都会唱,那就唱好了。到了年节,一个村子就可以组织一伙人唱几天,不少的年轻人,热衷于唱“二人转”,就象唱通俗歌曲一样的来劲。最有意思的是,好多的地方形象的叫把“二人转”叫做“蹦蹦”,别提该有多么的通俗和形象了。可不是?两个人在台上,唱、念、坐、打,喜、怒、哀、乐,都要来。动作是东北大秧歌为基础,扭扭摆摆的,蹦蹦跳跳的,叫“蹦蹦”更亲切。由此,我联想到长春有个“吉剧团”,顾名思义,他们他们在吉林省,演出的就叫“吉剧”了。其实,一听就知道,感情这“吉剧”也是从“蹦蹦”创新演变来的,也许是两人,也许是三人,或者更多人,演员不再是一人多角儿了。都是专门的角色,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并且有了布景和场景。剧情比较复杂化,可唱的调儿,曲牌还是“蹦蹦的”的曲牌,变化不大。“蹦蹦”发展成“吉剧”,的确是上了档次,有点雅了。可东北人爱看吉剧依然是来自心底对“蹦蹦”深深的情结。多数的人都可以唱上一两句,喊上几嗓子。“蹦蹦”就是“下里巴人”。可我感觉,只要喜欢就好。不是吗?
瞧吧,东北风果然刮起来了。赵本山、潘长江、高秀敏的小品旋风刮起来了。可我看,他们的小品就是离不了“蹦蹦”的特别味道。其实,魅力就在于此。了解赵本山的人都知道这个底细,其实,他纯粹是从唱“蹦蹦”发展起来的,他唱的太好,他的嗓音也尤其适合“蹦蹦”的表达方式,他的手帕和扇子功底也很厚实,追溯起来,“蹦蹦”也好“二人转”也罢,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要经常停下来。其实,那是唱累了,歇息一会儿。唱是停下下来了。可嘴不能闲着的。于是,两个人就开始逗哏了。一套一套的,都是家常理短,人情世故,都是和仄押韵的,很逗很上口。可有时候也会掺杂着近乎“黄色的”对话。东北人喜欢这样的“荤素搭配”,这样的幽默,这样的诙谐。黄就黄点了,不就是为了搞笑吗?大家开心就好。于是,赵本山的小品带着东北“二人转”幽默与诙谐闪亮登场了。并悄然地火了起来了。
是的,广告已经打出来了。铁岭要在今年的九月份举办颇具规模的“小品艺术节”。是的,这确实是铁岭人的一大骄傲,称铁岭为“小品之乡”绝不为过,而这小品的魅力原本“蹦蹦”。
杨铮2002年8月1日搁笔
14375
14377
沂河渔翁
银木森
南山2020
我游冥冥
秋梓
蓝欧
龙富金
落红飘雪
听雨阁
混沌虚空
林沐风
香灵儿
forlove
芳草斜阳时
胡谈
倩雲
本文标题:
忽然想起蹦蹦
本文链接:
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4376.html
作者作品
酒歌儿
朋友,让我为你切脉!
角色
山水有情
马年吉祥
野菊赋
眼神儿
感觉夕阳
朦胧的创意
醉在母亲河(外一篇)
秋天真的很美
想念
爱是断了的弦
登录
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春风
思念
感恩
感动
纪念
春天
清明节
油菜花
天堂
父母
味道
春节
年味
家乡
故乡
守护
童年趣事
新年
推荐阅读
又到栀子花开时
05-12
一味咸菜半世情
05-12
湿漉漉的校园初夏
05-08
假期未必要远行
05-06
袅袅茶香 缱绻流年
05-04
故乡的早晨
05-02
小镇的秋
04-20
从前的田野
04-18
一餐之孝
04-17
长在路边的庄稼
04-17
小镇的早晨
04-15
热点阅读
脆香锅巴
08-14
箫声落琴声起,两处相思各自知
08-06
夜行
08-06
咸宁的梅雨
06-28
走过自己
07-04
陪老父亲喝酒
07-04
雾中故乡行
08-06
灯火阑珊,却是红尘牵挂
07-26
油菜地里的小男孩
07-26
乡村的声音
07-26
乡村的夜空
07-26
最新被评文章
故乡的野草
03-17
乡村的树
03-13
躯壳对灵魂的告别
03-03
早起闻雀声
02-18
烤火
01-02
渐行渐远的故乡
12-15
冬日里的阳光
12-01
等到漫山红叶
11-15
回家的路
10-24
山村往事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