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老木(没)那股高兴劲就像八辈子没吃着糖一样,阿傻的父亲笑着摇了摇头又无奈的叹了口气,而后把头一低继续朝自己的家走去。暖暖的阳光从别人家的屋顶上爬过来,正好扑在他的脸上,那张又黑又瘦的脸颊呀!几经岁月的洗涤早已变得皱纹累累没有了半丝光晕,有的只是那些数不尽的辛酸与苦辣。
有了阳光的日子,人也会跟着精神百倍。
记得很清,那一次也是这个时候去的王二愣的家里,可那是因为生产劳动的事,并且自己还当着他的面大发雷霆,可今天呢?转眼那些年过去了,自己多年的生产队队长走到今天也总算是到了头,以后的日子自己也许还要会去哪王二愣的家里,可那只能说是去串门,再也没有其他了,无官一身轻、这样自己可以更能好好的照顾家里了,在心里他这样想着不觉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前。
“爹!”
“你们吃完饭了?”
“嗯!娘和奶奶在屋里等着你,我们上学去了。”
“嗯!去吧!道上小心点放学的时候记得早点回来,别让你娘担心知道不?”
“嗯!知道了!”
在门口处正好碰上从院子里窜出来的大闺女和儿子,他们吃完了饭背着各自的书包正要去上学,在门口正好碰上回家的父亲,开心的像个崩豆一样的两个孩子与自己的父亲说完几句话之后,便一起顺着荷花湾的那条土路蹦蹦跳跳的向村里的学校跑去。
孩子是自己心中的希望,看到他们自己心中再多的愁和烦顿时都化作无有一下轻松起来。孩子们那欢快的身影,笼住了自己嘴角那幸福的笑他迈步走进了院子。
“你回来啦?快吃吧!两孩子都完上学去了。”
“屋里有人?”
“是李奶奶!在和咱娘说话等会吃完了饭她要在这纺线。”
“哦!呵呵!”
“呦!你那宝贝儿子回来啦!你们快吃饭吧!哈哈哈!”
“老奶奶!接着一块在这吃吧!哈哈哈!”
“不哇!我一个人闲着没事吃的早,你快吃吧!吃完了你还得去忙,呵呵呵!”
“有啥忙的啊!呵呵呵!”
“王二愣在家里了?你给他辞了?”妻子双手端着放着几个窝窝头的盖垫从外屋忙忙活活地跑到屋里,她一边忙着摆放饭菜一边关心地问着丈夫。
“嗯……辞了!”
阿傻的父亲伸手端起粥碗大口地喝了口粥,嘴里喃喃地说着。
“呦!千元啊!你把队长的事给辞了?唉!你说说这事呢……当初哇整个二队上就指着你一个人,现在你辞了队上那些人们可就真的没了主心骨了,唉!”
“老奶奶不能那么说呀!毕竟那都是过去的事啦,现在都讲究年轻化,那年轻人的脑子比咱好用的多,备不住那天就会有人带领大家伙一步登天呢?呵呵呵!我是做不到了,老啦、老啦、老了就得主动让地儿,不然让人家别人看着可就心烦喽!呵呵呵!”
“哎呦!还是你明白呀啊!不干那更好,省下的时间自个儿去干点小买卖比啥都强,当那个队长成天的操心受累到头来又能落下个啥?这样更好哇!呵呵呵!”
“李老娘子!你不亏是军属家庭,那张嘴是真能说,活活一个阿庆嫂,哈哈哈!”
李老娘子最后的那句话刚落地,还没等阿傻的父亲开口,他坐在炕里的老母亲笑呵呵的紧接过了话头。
“还说我?你不一样?哈哈哈!”
饭桌上一团开心!
——
“千元!千元!走啦!再不走就晚啦!”
还没等阿傻的父亲吃完,屋外的路上便传来极为熟悉的叫喊声。
“呀!大个子来叫我了,不行我得走,确实不早了,行啦娘你慢慢吃吧!老奶奶你在这玩吧,我得走了,来啦!”
听得大个子那洪亮的嗓门,阿傻的父亲下了炕一边从屋里急急忙忙的往外走,一边也大声的回应着大个子。
“结巴和正经人早就上村口上等着去了,咱快点走吧!”
来到院子里他看到了双手紧紧驾着车子的大个子,他喊阿傻的父亲的同时连车子都没顾得放下,看来他是真的有点着急了。
“着啥急老伙计!十多里路,就凭咱几个的脚程一会就到了,走!”
阿傻的父亲在墙根下推起车子胸有成竹的说着,脸上没有半点着急的样子。
“你没吃饱还带点在道上吃吧?这棉衣裳不带着吗?”
妻子忙忙活活的从屋里追出来,一只手里拿着两个窝窝头一只手里拎着那件破旧的棉袄。
“带那干啥?你快回屋吧,走!大个子!争取天黑前赶到集上?哈哈哈!”
“啊?那干脆甭去啦,天黑了卖给谁去?”
“哈哈哈……!”
阿傻的父亲终于真正开心的笑了,这种笑在以前的日子里从来没有过。
一句玩笑话直蒙的大个子摸不着头脑。
“我……我说伙计再再磨蹭……黄黄……瓜菜也凉了!”
“那你就吃丝瓜菜。”
“我看啥呀甭吃干脆喝西北风去吧!”
“恐怕连西北风也没他的份吆!”
“那结巴可真完喽……哈哈哈!”
村口上还是那帮穷汉子,还那帮爽朗的笑。
——
“老伙计!这个忙你不管咋说也得帮,你是个老干部国家给你吃的,可俺们呢就指着这个吃饭呐,你尽快给弄好并且最后坠一句,一分钱也不给,你还得给把活干好干不好还得回来找算你,哈哈!”
“老王!老木(没)你唱戏是出了名的没板今天咋说话这么有板有眼的呢?啊!哈哈哈!行啦!放这,明天过来拿吧!”
“好!说好啦啊!不给钱。”
“去!谁稀罕你的钱?不然你上别处弄去。”
“上别处干啥?今天来找的就是你。”
“既然找我就别提钱,知道吧?”
“哈哈哈……知道……嘿嘿嘿……知道,哈哈哈!”
胡子村在王楼村的西北角方向,两者有二里地的距离,此刻那村子的一家大院里老木(没)正厚着脸皮跟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嘻嘻哈哈的黏糊着。正午的太阳直直的照进院子里,被雨水打湿过的院子在暖暖的阳光下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香,不光在这里,到处都是。
这就是乡下!
这就是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