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小说其他连载
文章内容页

第三性──萨特与波伏瓦(一 孤独少年 1 小戏子(5)月亮情结)

  • 作者: 黄忠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9-06-27
  • 热度285777
  •   普卢对月亮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孤独的孩子,没有小伙伴,寂寞啊!静静的夜,他感到黑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时,窗外一轮皎月在召唤着他。小普卢信步走出屋子,来到花园。看着月亮,他什么都不怕了。

      他看着月亮,觉得它在同他对话,在默默无语中述说着一切。于是小普卢也对月亮说起话来。他诉说自己的苦恼、欢乐、做戏、羞耻、自大、……他不怕它笑话,毫无保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普卢看着月亮,它那明暗起伏之处,恍惚中成了一张脸,一张对他亲切微笑的脸。它看着他,微笑着,似乎他俩之间有一种默契,一种他人无法知晓的秘密。这让小普卢心中获得极大的安慰。为了留下月亮的形象,普卢画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画,那都是一张张笑脸。

      长大成人的普卢仍然有着这种深沉的月亮情结。许多年后,他还写了一篇小说《午夜的太阳》,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常常在头脑中虚构一种情景:深夜时天空有一轮辉煌的太阳;后来她真的看到了这个午夜的太阳,但那只是一道拉长了的光。这个小女孩的感受其实就是普卢自己对月亮的感受。通过这小说,以一种如幻似梦的朦胧形式,让想象与现实揉和在一起,把他对月亮独特的爱表达出来。

      他的许多作品都有关于月亮的描述。在戏剧《涅克拉索夫》中,开首就让一对流浪者在月光下谈论月亮,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感情:

      “真漂亮!”

      “什么?”

      “月亮。”

      “月亮,这有什么漂亮的!天天看得见。”

      “说它漂亮,因为它圆。”

      “……水在流,可月亮不动。”

      他甚至把对月亮的喜爱转移到人的身上。1933年在粕林留学时他爱上了一个女人,称她为月亮。也许这位女性的气质勾起他儿时在同月亮对话中产生的温柔感情。

      这种月亮情结一直持续到人类登上月球。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一天,他特意租了一台电视机看登月实况转播。他看得很认真,终于看清了月亮是一个什么样子,满足了他自小就有的好奇心。

      从这一天起,他那种对月亮的特殊感情就不复存在了,那种超乎人与物界限的心心相印和沟通不复存在了。这是他后来深感惋惜的。

      除了月亮,能够慰藉普卢孤独心灵的就是音乐。

      他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查尔的侄子阿尔贝是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写过一本关于巴赫的书。普卢同家人一道去听过阿尔贝在巴黎的风琴演奏会。查尔自己也深通音乐。他会作曲,创作的歌曲有点像门德尔松。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安娜─玛丽也是音乐好手。她不仅钢琴弹得好,能演奏肖邦、舒曼的许多难度很大的乐曲,还有很好的歌喉,受过高级训练,歌唱得棒极了。

      施韦泽家里,人人都能来一下。外祖母的钢琴也不错。两个舅舅都是出色的钢琴家。舅妈、表兄们个个在行。

      在这种音乐气氛的熏陶下,普卢自身也充满了音乐细胞。他很小就把自己融于音乐之声中。每天傍晚,查尔去教课,外婆躲进自己的房间读小说,而母亲开始坐在钢琴旁演奏。这时,普卢一手抓着查尔的尺当剑,一手握他的裁纸刀当匕首,随着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琴声,开始了自己的狂想。

      他成了故事里的英雄,同敌人打斗,在柔和的琴声中,他开始向伯爵夫人求爱。而肖邦如泣如诉的乐曲使他看到自己的孤独和不幸。在这个交响的世界里他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人物,让想象充分驰骋。

      普卢不仅听音乐,还学音乐。从9、10岁起,他就开始练钢琴,经常上钢琴课。开始是一个指头弹,后来是5个指头、10个指头一起弹。他弹的速度不快,但有较强的节奏感。到后来,他已经能够弹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曲了。一曲奏起,高山流水,普卢怡然自得其乐。这种对于钢琴的爱好他一直保持终生,直到晚年双目失明、胳臂不能动了才罢手。

      本文标题:第三性──萨特与波伏瓦(一 孤独少年 1 小戏子(5)月亮情结)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1330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