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一辈子都用来做特教事业

  •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966
  •   唐锐

      其他适用话题 爱;奉献;尽责;努力

      人物时事速递

      2019年10月,话题#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冲上热搜,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郑璇的故事感动网友。2岁时因意外医疗事故,让郑璇坠入无声世界。经过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她克服辨音、发音等重重困难,如今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依靠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郑璇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后来她又放弃高薪工作,投身特殊教育,10年培养特殊教育毕业生近800人。

      人物素描1 勤奋刻苦求学路

      一开始,郑璇父母买来录音机,放大音量让她感知声音、学发音,有时一个字的发音就要练几个月。几年后,奇迹发生了:郑璇依靠助听器和读唇,可以与健全人正常交流。6岁时,郑璇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求学路上,郑璇付出了较常人百倍的艰辛。上课时,她紧盯老师的口型汲取知识;下课后,她再向同学借笔记补全遗漏下的内容。回家后,父亲还要结合笔记重新给她讲一遍。完成当天课程,父女二人还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

      人物素描2 “唇耕手耘”的特教生涯

      为了把孩子们教好,一个手语动作、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她都精益求精,反复斟酌;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者一句话,她可能要用手教几十遍。為了让聋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也为了让他们敢于交流、善于交流,郑璇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互动游戏出现。熟练的手语配合唇形,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及轻松、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使得她的课不仅在聋生中有口碑,其他专业甚至兄弟院校的师生也常常慕名到她的课堂旁听。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以“付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没有艰辛的付出,郑璇不可能熬过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不可能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并精通多门语言及手语,也不可能把课上得如此生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郑璇的经历告诉我们:付出就有希望。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期

      本文标题: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一辈子都用来做特教事业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669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