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碧水清心润子良

  • 作者: 名家名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367
  • 邹安音

      碧水清心润子良

      邹安音

      

      《出水洁心》林子良/作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

      ——[明]沈自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国名画家的邮票,其中山东画家林子良先生的竹系列画作名列其中。

      我生在蜀地,南方竹丝蕴音画般摇曳在我一路成长的岁月,又如碧玉般浸透着我的性灵,它像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一年四季开着淡淡的花,荡漾着细微的波纹,暗自涌动着丰富的情感。

      一直以为,南方的翠竹和小河,是北方遥远的风景。就如北方的人和事,像黄河的雄壮和大漠的彪悍。

      如果不是亲眼所及,我绝不相信这是一个儒雅俊朗的山东画家所作,那时他正倾心描绘的是一丛南方的碧竹,气韵内敛而沉静,意境悠远而高深。画厅极安静,大家屏住呼吸,只恐惊了画中人,但分明却又听见雨后春笋拔节和风吹过竹枝沙沙的天籁之音。

      这轻柔的声音温润了我的心。2014年盛夏7月,在骄阳似火的微山湖畔,因为《中国文学》举办的“相约夏季”文学艺术活动,我和著名画家林子良先生缘聚齐鲁之地。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趁着林子良休息间隙,细细品味眼前的梅兰竹菊,他将四君子用极具中国特征的水墨画表现出来,家乡蜀地柔和清丽的风景也跃然纸上,像清风吹过心海,不禁让远行的我感到一丝清凉的慰藉。

      林子良先生的画作美让我体会到鲁地的婉约和多情,就像微山湖畔的成荫柳树,成片桑田。小桥流水深处,可瞥见山羊们悠闲地啃着青草,牧羊人在树下吊床中呼呼酣睡。即使骄阳晒蔫了片片芦苇丛的长叶,但微风过处,它们竟然也能窸窸窣窣地随风摇曳舞蹈。

      “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养育人,滴滴雨珠花上浇,喜看来日满园春。”这是林子良先生今天画坛生涯的写照。满园的芬芳画品,既有兰竹的清丽淡雅,如沐春风;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极尽风情;有鹰隼的锐利机智,翱翔长空;又有仕女不尽的娇羞和妩媚,情牵好汉男儿心,柔肠又百结……随着林子良先生笔墨色彩的变幻闪烁,我的内心也跟着其幽深的意蕴起伏跌宕,情不自禁地走进他那色彩斑斓而又清灵涤心的艺术世界。

      孔孟之乡,齐鲁圣地,人文荟萃。从小痴迷于书画的林子良先生,家乡的一物一景、一山一水,都是一句诗、一首词,他都能把它们变成精美的诗书音画,形象逼真地呈现给人们。1987年,林子良凭借深厚的美术功底考进山东工艺美院,从他跨进学院大门的那一刻,就注定成就他不凡的绘画人生。林子良主攻工笔花鸟,兼具人物、动物。中国是花鸟画的故乡,花鸟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年来,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下,在代代相承的艺术实践中,使工笔花鸟画在“应物象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除了花鸟,他还擅长画人物和各种动物,尤其在人物画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绝不亚于他的花鸟画。其工笔人物画融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工笔画艺术精髓。在他笔下,那些玲珑剔透的工笔人物身上,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凝重之美。其作品用笔细腻,饱含诗意,用色独特,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坚韧不拔 志存高远》(右图)林子良/作

      

      《菊》林子良/作

      天道酬勤。在画坛生涯中,林子良深得喻继高、金鸿钧、何家英、王庆升等著名画家的言传身教,画艺提升很快,风格也有着明显的突破。他的画作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风貌,而且造诣极深。林子良的画心像一颗碧玉,一方面灵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唐诗宋词的画风和气韵;另一方面又糅合进现代文明的气息和时代元素,像椰林清风拂过。这是一位游走在新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画家,既能把握传统精髓,强调写生与传神,又在笔墨中注入现代意识。

      有画评家如是说:其写意画充分吸取了盛唐等历朝历代水墨技法的丰富技巧,又更多汲取宋人的简劲放纵画技法,兼融书法用笔,独创遒劲纵逸、气势雄健的花鸟新风。工笔则坚持借写意之石攻工笔之玉,将写意画的功力和修养巧妙地融入工笔画中,其作品工而尚意,重其形神,坚其骨法,浓其色泽,形成了清丽、洗炼的装饰风格,也形成了淳和流畅、隽秀诡谲、清丽明快的鲜明特点。总体来看,林子良的创作融典雅严谨,赋彩清丽于一身,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无论是在工笔设色,还是在水墨写意上,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果,这使他迅速成为当代画坛上引人瞩目的黑马。

      艺术的高贵源于心灵的纯净,兰竹的美莫不是画家精神的自我写照。在笔墨的芬芳之外,在收景象于毫芒咫尺之间,总能读出画家胸中的千岩万壑,读出一种“景外之意”,“意外之妙”。走进林子良的艺术世界,我宛如走进家乡的青草地,在人间芳菲的四月天,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又遥想儿时童年的记忆,在高高的麦堆下,月色皎洁,似水流年……心底就总涌动一种莫名的感动:万籁俱寂,唯有一种品读之乐,可以幸福永恒。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美,蕴含在江南江北的物华风貌里,犹如大地种子破土的力量和情怀,在我们生活的天地中,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撞击我们的灵魂,却又如石破天惊般的闪电,在不期而遇的瞬间,时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心存善,水润物。艺术家通常借助作品,蕴藏一定的哲理和思想,使之把真、善、美等传递出去,这样的作品就会散发持久永恒的魅力。林子良是一个敏感的画家,他把中国佛、道、儒的思想理念,融汇于作品的内涵之中,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给花鸟画创新凭添了几许新意和人生哲理。以力求做到在画面上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进一步达到陶冶人情操的艺术功效。于是,在那充满感情色彩的诗境画卷中,通过一个个高度凝练、个性鲜明的花鸟意象,将典雅、幽静、空灵、自然、朴素的生命本源浓缩到极致的诗意表达,引发观者许多怀思的情愫,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画意。

      你心中最美的,就是你眼中最美的!因为大自然的花开花落,凝练成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因为我们心中最真的诗情,我们相聚在滕州。于我而言: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这是一次独树一帜的旅程!在美丽的微山湖畔,书画家们又怎么能不挥毫泼墨,抒发心中浓浓的真情和激情?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著名画家林子良以竹的气节彰显着中华气节之美,让我忘却盛夏的酷阳,让我记住万水千山的征途,让我铭刻心中珍贵的一次相约,同时更期待下一次的相约!

      

      林子良简介:

      林子良,姓林名佳成,字子良,号谷秀山人。1966年生,山东滕州市人,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滕州艺林书画院院长。其作品曾被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艺术界同仁收藏,作品多次获全国书画大奖,曾获“中国当代青年画家”“全国优秀画家”等荣誉称号。2008年迎奥运书画联展荣获金奖,2009年获全国第七界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10年荣获祥虎出山《十大虎王》称号,作品编入《中国书画辞典》《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大展作品集》;2011年荣获泰山花样年华书画大赛入选奖;2012年荣获第五届中国诗书画印书画大赛书画组金奖;2014荣获《中国文学》十大书画家;2015年入选《中国极具收藏潜力百名书画家》;2016年作品入编《中国集邮相册》,同年作品《相约》又入编《中国国学研究员大典》。

      本文标题:碧水清心润子良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5647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