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周胜
(湛江市雅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00)
1 中国铅笔画简述
1.1 中国铅笔画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1.1.1 中国铅笔画的定义中国铅笔画,是指通过铅笔或者是其他的固态矿物作为基本的绘画颜料,在不同的纸质载体上通过线条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进行的绘画方式。通常来说,硬质铅笔与类似于鼠标垫的软质画垫相结合,更能产生优秀的绘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铅笔画使用的铅笔与日常所使用的2B铅笔有一定区别,在不同的作画需求下,可以选择不同粗度的铅笔进行作画。
1.1.2 中国铅笔画的发展现状
有着中国铅笔画第一人之称的周胜老师在1982年创作了中国铅笔画,并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以此为基础的铅笔绘画作品。中国铅笔画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对成熟。既有传统的黑白效果的铅笔画,同时又有基于同一原理而创作的彩色蜡笔画,并形成了包括水彩、油画、版画、摄影雕刻以及趣味创意六大系列的课程内容体系。中国铅笔画在2013及2015年两度获得中国文博会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如今,中国铅笔画已经俨然成为极具地方特色,能够更好传播和继承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名片。
1.2 中国铅笔画的特点
1.2.1 投入较少相较其他绘画方式而言,中国铅笔画操作相对简单,对工具要求不高。因此,学习中国铅笔画的前期投入很少,对于当前我国儿童的成长学习具有普适性。在目前我国社会上出现的针对孩子的各类补习班,如钢琴班、架子鼓、街舞等都需要昂贵的器材或者是培训经费。与此相比,中国铅笔画无需家长的过多投资,甚至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完成中国铅笔画的绘画工作。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家庭,都能够在投资较少的情况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中国铅笔画的学习条件。
1.2.2 入门较快
中国铅笔画在学习初期,不需要复杂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也不需要周期较长的时间进行入门。与油墨、水彩不同,中国铅笔画无需进行各种颜料之间的调色。但是中国铅笔画能够通过硬质铅笔的侧锋应用,表达不同的虚实明暗,达到类似于油墨、水彩的渲染效果。也就是说,中国铅笔画在力求达到中国传统画作能够表现出来的效果的前提之下,简化了作画步骤,尽量省略了调色润色的中间环节,通过铅笔的侧锋轻重进行虚实渲染。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学习中国铅笔画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更快进入学习环境,入门中国铅笔画。
1.2.3 表现丰富
中国铅笔画虽然操作简单,所需工具单一,但是并不影响中国铅笔画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相反,中国铅笔画具备足够的表现张力。具体来说,中国铅笔画所具备的三个性质,即硬质干性、油性、可去性决定了它表现上的丰富多彩。中国铅笔画的油性,决定了中国铅笔画能够通过创作者指法的变化以及侧锋轻重的掌握呈现出对应的油画效果;它的硬质干性,使得中国铅笔画在具体的表现上能够做出更好的肌理效果,使得画作骨架分明;它的可去性,能够帮助中国铅笔画在创作者的手中表现出一定的摄影或者是版画的效果。中国铅笔画利用有限的作画工具,能够表现出带有铅笔画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效果。
2 中国铅笔画的发展及其反向效用
2.1 中国铅笔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铅笔画由中国的传统绘画演变而来,中国铅笔画的产生,最初就是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模仿所得。中国传统水墨画当中的渲染效果,通过铅笔侧锋做出代替。铅笔侧锋效果的呈现,与水墨渲染并不完全相同。水墨渲染的方式是湿质的水墨向周围渗透扩散的过程,铅笔的类似“渲染”是通过创作者手持铅笔的力度与角度而产生的,因此产生效果与水墨画所产的渲染效果有所不同。因此,中国铅笔画又被称作硬笔软底画或者是中国硬笔画。中国铅笔画的起始阶段,是单纯的纯黑白的铅笔画,而后慢慢向多彩进行演变。衍生出的彩色艺术作品种类繁多,如彩铅国画、油画棒色彩、水彩国画、蜡笔国画、趣味创意以及雕刻版画等。在此过程当中,中国铅笔画开始引入并融合西洋的绘画技法。融合过程当中,中国铅笔画广纳中西两大艺术派系之长,基于铅笔本身的固有特性,对中西方的绘画技法进行改良和借鉴。因此,在画作效果上,中国铅笔画既能够展现西洋画作一般的形象生动,也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简洁明了,意味深长。
在推广普及上,相较与传统国画而言,中国铅笔画推广起来具备更多优势。虽然中国传统画作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强的技巧性,同时意境辽阔,但是中国传统画的工具局限于毛笔,而毛笔在欧美地区的推广相较于铅笔而言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铅笔在经济实惠的同时,普及度非常高,这为中国铅笔画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