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林 韦细姣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北海 536000)
人员是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必要的资源配置,人员能力水平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起着决定性作用。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对人员培训、考核等方式使人员能力持续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1]4.2.5 中明确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其中,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能力确认,主要是要确认其对检测方法的理解、操作、应用及数据分析、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数据出具等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2]。为了持续发展,实验室需要不断招聘新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轮岗,以期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这两类人员的能力确认就要随着其岗位变化实施差异化管理。本文主要结合本实验室开展人员技术能力确认工作经验,对新聘用和转岗检验检测人员的能力确认方法进行探讨。
1 新聘用检验检测人员能力确认方法
1.1 资格确认
对于新聘用检验检测人员,首先要对检验检测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结合《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补充要求》及本实验室《质量手册》确认其学历、专业、毕业时间、从业年限、职称等内容是否符合岗位设置需求,检验检测人员取得第二学历及所学专业及其他学历,都应包括在检验检测人员资格确认中。只有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要求,才能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所以资格确认应为检验检测人员能力确认的前置条件[3]。1.2 人员培训
对于新聘用检验检测人员需要开展入职培训、基础理论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背景、在校期间所从事的研究内容或在原单位从事的工作内容进行充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并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对其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各类培训的内容如下:1.2.1 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单位介绍、工作制度、工作岗位任职需求、管理体系[3],管理体系培训主要是对新入职人员开展本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宣贯,通过入职培训使新聘用人员对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有所了解,从而达到规范其工作行为的目的。
1.2.2 基础理论培训内容
基础理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实验室分析和现场监测基础知识,监测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环境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计量基础知识和量值溯源,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有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及补充要求;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理论培训使新聘用人员掌握环境监测基础理论,为监测分析工作打下牢固基础,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
1.2.3 操作技能培训
操作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标准物质的配备与使用、样品测试操作、应急监测技术及应急处理处置技能、原始记录的填写等。培训方式通常采用实验室内以老带新,或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通过操作技能培训使新聘用人员掌握实验室操作各项技能,为出具科学、规范、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打下基础。
1.3 能力考核
在新聘用人员正式上岗前,需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跟随持证人员一起开展监测分析工作,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盲样考核、检查记录及现场提问。各类考核具体方式如下:1.3.1 理论考核
安排新聘用人员参加本实验室自行组织的理论考试,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前述人员培训的所有理论内容,考试成绩达到80 分(百分制)为合格。
1.3.2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至少包括采样准备、样品采集、样品的制备分析、质控措施选择、原始记录的填写、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操作。在能力确认时,科室负责人可以通过观察监测人员日常工作情况,结合平时出具报告的差错率、质量监督报告、实验室内审报告等方面内容,对监测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新聘用人员所在岗位,对其所从事的监测分析项目逐项开展操作考核,根据实验室分析操作评分表对其进行评分,成绩达到80 分(百分制)为合格。
1.3.3 盲样考核
针对有标准样品的监测项目,通过对已知结果的盲样样品进行检测来进行考核,通过对比检测结果与盲样结果的相对偏差,科室负责人可以客观地了解新聘用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否符合要求。考官需要将考核结果记录下来并作出评价,以便在能力确认总结时真实反馈给本人及管理层。
1.3.4 记录检查
记录的检查主要包括对能力考核期间检验检测人员出具的采样记录、样品前处理记录、分析原始记录、试剂配置记录、仪器使用记录等进行检查。检查监测人员是否按要求及时进行各种记录的填写。对于各类记录存在的问题,均要分析原因,如果问题较多,需暂停考核,对其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记录检查过程也应形成记录,并做出客观公正评价。
1.3.5 现场提问
现场提问是考核监测人员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主要穿插在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过程中进行,考官在其操作过程中,通过模拟假设一些日常工作中时常遇见的例如干扰消除、仪器故障、样品浓度异常等场景对其进行提问,通过其回答情况来考核监测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现场回答的正确率大于80%视为合格。现场提问相关内容及监测人员回答情况都应形成记录,并做出客观公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