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及创作的审美心理研究

  • 作者: 名家名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0656
  • 李志君

      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体现着人们的信仰和当地的风俗,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历史的发展,年画已经逐渐演变成民间比较特殊的象征性艺术。从早期来看,年画主要与祈福迎祥、驱凶辟邪主题相关,大多数都与年节风俗习俗相关。手绘年画为绘画的特别画种,深受老百姓喜爱,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绘年画逐渐开始消失,在画坛的地位也受到一定影响,甚至被边缘化。因此,研究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

    (一)构图饱满多样

    手绘年画大多数都采用对称偶数与饱满的方法,体现出一种“求全”的思想。因受到传统思想影响,绘画师喜欢完整、圆满及热闹,重视成双成对。纵观众多的手绘年画,采用对称偶数形式的比较多,尤其是门神中最为常见。比如秦叔宝与尉迟敬德,无论衣着色彩还是身形体态都比较相似,神情严厉威武,左右呼应,形成对称,仅仅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手绘年画中极少有留白现象,采用各类形象进行充实与填充,体现出过年的殷实丰足,当然,这种填满并非随意填补,作者采用非常巧妙的勾画让画面丰富而不杂乱,饱满而具装饰性。手绘年画构图形式具有多样性,除对称外,还采用平视体与组合式两种构图。手绘年画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讲究透视,整个画面展示出装饰意味。尤其是综合构图法,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绘画逻辑,表现出人们的主观愿望。在农耕社会,耕读渔樵属于重要职业,代表社会中的基本生活,而《耕读渔樵》年画就是在同一幅画面上汇聚这四种生活状态,体现出惬意的田园生活,蕴含着人生淡泊自如的思想,体现出创作者的心理寄托。

    (二)色彩单纯热烈

    手绘年画最多就5种颜色,整个画面一片喜气,体现出过年的热闹红火。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植物与矿物原料制成原色,极少使用调和色,明度较高。而且颜色互相穿插,交替使用,从纯度、明度、面积大小及冷暖上对比,发挥彼此强调的功效,使整个画面丰富多彩。为了彰显喜气,红色使用较多,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象征着吉庆。这种着色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符,在中国以红色寓意吉庆,古代新科状元为示荣耀都要“脱去蓝衫换红袍”,宅院大门与立柱都全部涂上朱漆,彰显富贵吉祥。手绘年画主要采用红色与其他各种颜色搭配,体现出喜庆吉祥,渲染着过年的喜庆氛围,传达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特殊情感。

    (三)风格多样,特色鲜明

    中国年画已经具有上千年历史,各个地方都有年画存在。而各个地方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影响,年画在风格、主题及制作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具特色。总体来看,北方手绘年画豪放粗犷,南方柔媚细腻,但是在细节上相差甚远。比如朱仙镇年画就具有古代中原的大气,题材与内容主要取自五代与北宋的戏曲故事,造型夸张,色彩浑厚鲜艳,线条粗犷有力,处处体现出乡土气息。南方为顺应都市需求,其年画崇尚华美与精雅,色调典雅,做工精致,线条流畅挺拔,人物形象秀美,整幅画面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手绘年画除了继承历代年画基本特点以外又有了新的内涵表现,主要是在创作体裁上又充分发挥了手绘特点,体现当今时代的风貌,使每一幅手绘年画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每一幅手绘年画作品都是唯一的。

      

      《巾帼家政 温暖万家》

    (四)线条刚柔并济、简练流畅

    手绘年画主要采用线条来造型,线条成为年画的骨架,不同题材与内容采用不同线条形式。比如辟邪或门神等各类年画,线条常刚劲有力,展示出门神的挺拔与威严。如年画《钟馗》,人物目如铜铃,手持利剑,采用刚劲挺拔的线条展示威严,具有极强威慑力。还有以生活为题材的,手绘农民画常采用简练粗犷的线条,体现出农民的憨厚朴实与勤劳勇敢。当然也有采用刚柔相间的线条,比如《游春仕女图》,线条轻柔细密,体现出仕女体态飘逸轻盈,神情柔媚婉约。手绘年画的勾线虽然与木板年画的线使用的工具不同,但勾出的线条也具有木刻线刚劲有力的特点。

    二、手绘年画创作的审美心理

    (一)画面构图

    对于老百姓而言,过年都讲究喜庆吉祥,这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吉利与百姓生活实践紧密相关,而且美好祝愿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因此,作者在创作手绘年画时必须遵从这种集体意识,只有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所创作品才能满足民众的审美心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将渴望实现的愿望诉诸精神模型,所以在构图时必须追求丰富匀称,追求饱满完整,才能满足人们丰富、圆满的审美心理。

      从人们审美心理来看,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成双成对,认为这样才有安全感,才不会孤单。因此大多数手绘年画都以成双成对形式出现,构图还要基本对称。这种构图不仅能满足手绘年画的实用性,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而且手绘年画构图以图像为主,配上简单文字说明,有点像书籍的图注,这样能够让手绘内容更加明确,满足民众的求知心理。

    (二)物象造型

    手绘年画创作时,不仅要渗透人们的主观愿望,还要体现出民众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要能够阐释传统文化。因此,作者常常通过物象造型满足民众的这种审美心理。

      手绘年画的观念性比较强,但是这种观念必须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够得到民众认可和接受。手绘年画的创作观念主要偏向趋利避害、驱邪纳祥等方面,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今手绘年画的创作体裁不只局限于以上这几方面,而是对新时代、新风尚等各方面进行表现。在造型方面,手绘年画表现形式多为人物和形体,主要人物画得较大,继而用符合主题的物件进行整合,而人物造型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正常比例,型高基本是以四个头高为基点,头部常超过正常比例,眼睛特别醒目,要求完整刻画人物形象,不出现残缺部位,通过这种绘画模式向往圆满完整,有效满足民众的审美心理。无论哪个方面,都必须要符合民众的现实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造型,才比较符合民众心态,才能够被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三)色彩组织

    对手绘年画而言,色彩属于一个重要因素,所产生的审美效力非常关键。在民众审美心理与文化观念影响下,颜色主调为红火热闹。虽然民众对于明度对比、面积对比及冷暖色对比没有明确要求,但是作者在实际操作及传承中总结出许多经验,这样用色才能符合民众对色彩的审美心理,同时也是创作者的心理审美表现。在创作过程中,色调不仅讲究色彩明度对比,还要重视色相、面积及色彩冷暖对比,让整个画面具有层次感,同时产生绚丽及热闹红火的视觉氛围。这种色彩跳跃与对比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非常恰当地表达出民众的审美情感。

      虽然手绘年画传承多年,历经创作者多年传承和创新,但是创作基调没有变化,其艺术价值更不被肯定。要提高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就必须要重视创作的审美心理,重视创作者与需求者共同的审美心理。虽然年画并非纯粹的艺术审美,但是却可通过艺术满足民众热爱生活的审美心理,这也是手绘年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标题: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及创作的审美心理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6252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