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 名家名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313
  • 赵梦秋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一、敦煌壁画飞天形象的现实背景

    丝绸之路自古至今都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交流的重要枢纽。以改革促进开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必需之措。敦煌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对其艺术文化的探索以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二、敦煌壁画飞天形象与当代纤维艺术结合的艺术特征

    以盛唐时期的飞天形象为典型,就其与当代纤维艺术的结合展开研究。

    (一)造型灵动飘逸

    在造型方面,盛唐时期的飞天形象不管是单独还是团体的形象,整体都呈现灵动、活泼的特征。以盛唐时期第217窟北壁《彩云飞天》为例,飞天拖曳着长长的飘带,穿行于高楼之间,在红、蓝、绿三色彩云的衬托下,伸臂向高空,仿佛去接飘荡的乐器,姿态生动自然。

      在当代纤维艺术作品中,我们常常也可以见到流动的线条,充分地体现了艺术作品在造型上的动感和冲击力。

    (二)色彩表现

    1.线色结合巧妙

      敦煌壁画造型多以线为主,利用线条的变化塑造体量感和动态美感。而“以色上线”作为典型的绘画技巧多被应用于敦煌飞天形象中。颜色以土红、深墨、黄色为主,形成了“工笔重彩”的佛教绘画特色。同样的艺术处理手段体现在当代纤维艺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借助不同色块的外轮廓来塑造物体形象,即利用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和碰撞形成表现对象的造型美感。

      2.写实性和装饰性兼备

      敦煌壁画色彩受中国传统五色体系即“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五种颜色的影响,壁画用色拥有一种神秘的特殊寓意。在色彩的冷暖、纯度、明度上,敦煌壁画的用色均在取于自然的基础上,加强了颜色之间的对比。

    三、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审美意识

    (一)感知

    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首先被感知的是艺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形象。同时,感觉过程中被感觉的信息包括有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也包括外部环境的存在以及存在关系信息。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飞天形象在造型方面具有相似的规律性,人物的上身和腿部形成一个“V”形曲线,使形象外轮廓极具节奏感和流动感。而色彩作为画面的第一感知元素,对色彩的分布、和谐、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的讲究,使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具有赏心悦目的秩序性,且具有传情达意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将飞天形象与当代纤维艺术结合的过程中,艺术创作在遵循色彩美、构图美、形象美法则的同时,要将大众审美与潮流趋势相结合,使传统的飞天形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趣味

    富含趣味性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人的兴趣的特性。敦煌飞天形象的造型美感、形式美感、色彩美感在当代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计成果有目共睹。飞天形象虽形态各异,但均以优美飘逸的形象深入人心,给欣赏者极其丰富的观赏性和审美愉悦感。除此之外,形式美和自然美的结合使飞天形象又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意味。当代艺术家始终致力于推动美的产生的创作,将飞天形象中形式美和自然美结合的特性灵活融合于艺术创作过程中,以更好地提高当代艺术市场的审美和作品质量。

      本文标题: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继承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6256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