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电影《爆裂鼓手》引发的剧作视角创新思考

  • 作者: 名家名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371
  • 李 洲

      《爆裂鼓手》是一部师生题材的电影,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剪辑提名等荣誉。看完这部电影,在剧情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后,不由得使人陷入深思。

      纵观电影史,写师生题材的电影非常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放牛班的春天》《摔跤吧!爸爸》《红鳉鱼》《嗝嗝老师》等。故事里塑造的老师形象,有和蔼可亲,有宽容大度,有辛勤耕耘,有为教育好学生而排除万难,有坚持到底的耐心与恒心,也有因恨铁不成钢对学生严加管教,遭到学生的不理解,产生对抗,可最终都会在温情和师爱的感动下,学生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可以说,这都是对传统老师形象的塑造,让观众感受到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艰辛和博爱。而《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产生了新的师生关系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师生状态,引起心灵的震撼。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著名音乐学院的新生安德鲁,他一心想成为架子鼓顶级高手。当安德鲁在排练室勤奋练鼓的时候,偶遇正在寻找潜力乐手的著名老师弗莱彻,在二人的接触中,安德鲁得到了弗莱彻的认可。可好景不长,安德鲁在演奏中出现了问题,遭到弗莱彻野兽般的疯狂打骂。不服输的安德鲁拼命训练,即使手被磨得鲜血淋漓,也一直坚持着。在弗莱彻的魔鬼训练下,安德鲁终于成为乐队的核心鼓手。可在一次演出前,安德鲁因车子爆胎,又丢了鼓槌,没能及时赶到演出现场,弗莱彻为此想换人。安德鲁为了保住核心鼓手的位置,回去找鼓槌,慌乱中遭遇车祸,带伤赶到演出现场,但因伤势过重,搞砸了演出,弗莱彻大怒并放狠话,安德鲁情绪失控跟弗莱彻动了手。调查委员会介入,调查弗莱彻对学生的虐待情况,安德鲁犹豫良久,举报了老师,结束了弗莱彻的教师生涯,同时安德鲁也被退学了。数日后,安德鲁和弗莱彻在酒吧相遇,弗莱彻佯装不知道是安德鲁举报的自己,还要带安德鲁去一个音乐节打鼓,并说演奏的曲目是安德鲁熟悉的。等到了演出现场,弗莱彻说知道是安德鲁举报了自己,并要求演奏安德鲁不熟悉的曲目,以此报复安德鲁,让安德鲁在观众面前出丑。安德鲁在内心的强烈挣扎后,放下一切,火力全开,他热血沸腾的鼓声也激励了弗莱彻,师生二人合力演奏,完成了一场听觉盛宴。

      正如弗莱彻所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逼迫安德鲁突破自身极限。只是在旁观者眼中,弗莱彻的教育方式过于极端,从而让师生二人产生了隔阂和恩怨,甚至互相伤害。直到最后,二人通过舞台演奏,互相交融,忘掉不快,化解恩怨。也正因此,这部电影的师生关系视角变得与众不同。它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无条件地关爱学生,也不只是严师出高徒。它的视角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互相不理解,矛盾重重,但也会成就彼此。《爆裂鼓手》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剧作视角,它让我们感到新奇,也感到无比震撼,荡气回肠。下面,我想以剧作视角创新为主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剧作视角是影片的立身之本

    剧作视角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会出现不同的意义。一百年来,影视发展至今,写了无数个事件、无数个故事、无数个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可以说是覆盖了整个人类历史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追求的从业者都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都想推陈出新,可这又何其困难。往往求新不成,又因思维惯性陷入其中,写来写去,最终跟其他已有作品如出一辙。新颖的剧作视角是剧作的立身之本,也是剧作是否好看,是否区别于其他剧作的根本。如果一部剧作不能产生新的视角,那不管如何玩花样,从本质上讲,都和以往剧作是一样的,这是复制,不是创新。艺术没有对错,只有高低之分。曾经的经典已经摆在那里,不管从艺术价值来讲,还是从先入为主来讲,后来人都极难超越。而只有创新,才是另起炉灶,走出一条新路。在这条新路上,前方没有标杆,能摸黑走下来就是成功,就能立住身。

    二、剧作视角如何进行创新

    在影视行当里,具有天分的人太多了,聪明的人也太多了,他们已经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写完了,那作为后来人,又该如何走下去呢?当然,题材能创新,是最好不过,可如果题材不能创新,那只能在叙述视角上进行创新。例如,同样写师生关系题材,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呢?

      电影《爆裂鼓手》的导演在采访中说过,他曾经是个鼓手,他的老师就是那种特别严厉的人,甚至有些疯狂。导演就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才找到了这样的叙事视角。也就是说,创作者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点燃了想象力,然后进行剧作专业创作,才有了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所以说,要想进行视角创新,创作者就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寻找新鲜的东西。创新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深入生活、吃透生活、浸透生活,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勇气走下去。创新需要想象力,可想象力要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创新的起步一定不是在屋子里,而是在生活中。就像一只鸟,它有一对想象力的翅膀,可要想飞起来,必须脚蹬大地。如果没有大地,想象力的翅膀再大、再有力量,也是飞不起来的。只有脚蹬大地,想象力的翅膀拍打大地,才能腾空而起,飞得更远。想象力决定一个影视剧创作者能走多远。要使想象力更加丰富,每一部作品都能给观众讲一个新鲜的故事,那么创作者就应该到生活中去。不论写哪个行当,写哪个题材,写哪个年代,都离不开一线的深入采访,都要深入进去了解它,成为它的爱好者、探索者、追寻者。深入真实的生活中,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中,找到新鲜的视角,拿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自己、感染观众。也只有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故事,才是最新鲜的故事、最有个性的故事,是别人无法超越,更无法跟风模仿的故事。

      影视剧创作者要想找到以往作品没有走过的路,一定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真实生活浩如烟海,只要我们肯静下心来,埋下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像学生一样去求索,就能挖出闪亮的宝藏来。

    三、剧作视角创新的尺度

    说到视角创新,很多人会说这事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人物关系,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故事情节,那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胡编乱造、狗血横飞、低俗可笑。如很多历史题材,为了创新,也无所不用其极。后宫争宠如神仙斗法,搞得皇上除了应付后宫的一群嫔妃,什么正事都不做。这样的影视剧不尊重历史、歪曲历史,对历史没有任何敬畏。这不是创新,是毒瘤,会贻害后人,遗臭万年。

      从本质上讲,影视剧是一种重视娱乐性的艺术品种,娱乐化本身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来实现娱乐,在娱乐中又向社会、向大众传递了什么样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取向。为创新而创新,刻意去制造“新奇特”,不惜损害传统文化,不惜损害历史,不惜损害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娱乐至上,娱乐至死,这样做实不可取,必须毫不客气地摒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剧题材视角创新要有想象力,更要有尺度,要从生活中寻找创新的角度,这样的创新才能成为让观众眼前一亮、拍案叫绝的好作品。作为影视剧创作者,一定要有担当,上对得起先人父母,下对得起儿女后人,要把真正的历史、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传承下去。作品要写那些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人,那些给我们勇敢和智慧的人,那些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那些不能忘记的人和故事。

      本文标题:电影《爆裂鼓手》引发的剧作视角创新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6412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