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0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科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进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任务型教学是当前阶段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研究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将有效帮助我们实现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完成育人任务。1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20 世纪80 年代外语教学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是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之间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进行不同的任务安排,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任务型教学主要强调“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它体现在“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习和巩固,而不只是单纯训练和学习的结果”这一思想;它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教学方式。2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2.1 阅读前要整合素材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分配阅读任务
教师要重视阅读内容的整合,根据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从而为阅读做好准备。学习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读前就可将含有图画、音频、视频的内容作为阅读素材,结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关于Singapore 这一国家进行讨论,在这堂课中,教师就将提前准备关于新加坡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将视频资料展示完之后,向学生提问“Have you ever been abroad?”“Which city do you want to go to?”“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Singapore?”向学生解释说明“Singapore”这个词,补充学习重点单词“place”“forget”。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素材为内容整合为话题,激发阅读兴趣。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8 中“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教师可根据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联想到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不同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乡村音乐这一素材激发学生关于这一话题的阅读兴趣。首先学习新单词“change”“forever”等,这将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词汇,锻炼其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配阅读内容,制定好上课需要考察的内容与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同时为帮助学生阅读,也可以提前准备供阅读查阅的书籍和词典。
2.2 阅读中要关注任务落实,注重策略运用,注重过程调控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以阅读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建构。通过阅读策略在阅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能,深化理解文中关键信息和主题内涵。同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过程调控,关注学生阅读节点,根据具体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阅读到深化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任务的目的意识,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信息和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关查看学生的记录或其在阅读中绘成的思维导图动态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如学生在阅读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中,学生需关注文章中新加坡的fact、people、night safari 和temperature,对关键内容进行标注,或在阅读材料上进行导图创建,结合阅读内容和兴趣点完成任务框架图。同样,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 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饼状图内容,分别表示关于Exercise、Use the Internet 和Watch TV 等相关统计情况。学习在阅读中使用跳读策略,学习观察和利用统计图。教师应该首先可以呈现给学生这一部分的任务目标和阅读的策略要求,然后通过具体的阅读过程让学生找到相关信息并补充完成,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文章的主干内容和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策略,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阅读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注意教学规范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注意过程中学生阅读反映情况进行过程监控。
2.3 读后要组织小组活动,建构知识框架,深化知识内涵
阅读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通过组织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并且掌握阅读后的知识内容。读后活动是任务型活动的重要体现,通过读后小组活动的组织进行深化阅读,在小组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结合阅读策略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在人教版八年级下U6 Hansel and Grete 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小组成员讨论课文,了解“fairy tale”和“play/drama”的题材和呈现形式。小组成员复述学习重点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记录和总结观点,并评定各小组情况。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语法的教学和学习,现通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注重在任务完成中培养学生语言学习、信息处理、交际等能力,真正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通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在小组活动交流的基础上,既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又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如在人教版九年级Unit3 Could You Please…?中,主要探讨不同场合下礼貌地使用语言及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得体地使用语言。文中创设了需要使用礼貌用语的语言环境,引出“We also need to learn how to be polite when we ask for help.”,具体方式为在接下来文章中提到的“change the way they speak in different situations”和具体的语言结构变化“Usually polite questions are longer.”,引申出“It might seem more difficult to speak politely than directly.”。通过文章主题句构建文章框架,注重阅读和把握文章主题思想,明确学习的目的,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深化话题阅读,读懂文中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不同的语言使用方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
3 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1 任务型教学观念不够深入,课堂任务设置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任务型教学的深入了解,没有将任务型教学和英语阅读结合起来,没有发挥出任务型教学在阅读课中的作用;有的教师只注重课堂实践,而忽视阅读知识的重要性,这都将无法在阅读课堂中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作用。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任务的设置必须有合理的规范。Krashen 认为语言习得必须是在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下的前提下从交互性的输出中得到发展,任务过多必定会压缩必要的时间,学生接受语言输入就会减少,分配到每个任务的时间也少,导致学生参与程度降低,参与面变窄,汇报阶段也得不到全面锻炼;如果只追求任务设计好看而任务又过多的话,教师则无法花时间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如果任务过于单一,或在所有阅读课上使用几乎相同或形似的任务,将导致学生失去了对挑战任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