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如果“书记”不举报“校长”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691
  • 张东阳

      如果不是因为涉嫌重大受贿,刘光临将会以一住有成就的大学校长身份,体面地退休。然而,在即将退休之际,2006年6月20日,因涉嫌受贿,武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被刑事拘留。两个月后,该校原党委书记吴国民也因涉嫌受贿被刑事拘留。让人吃惊的是,校长刘光临的“落马”,居然源于校党委书记吴国民的举报。(6月18日《信息时报》)

      湖北省检察院有关材料显示,2002年底至2006年初,犯罪嫌疑人刘光临在担任武科大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承建工程及工程款结算等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贿赂总计折合人民币一百八十五万八千三百零八元。同时检察院还查明,2001年至2006年上半年,犯罪嫌疑人吴国民在任武科大党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承建工程及工程款结算等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贿赂总计折合人民币六十七万余元。

      同是武汉科技大学领导,同是收受巨额贿赂,同是在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然而,如果不是“书记”举报“校长”,刘光临将会以一位有成就的大学校长身份体面地退休,而吴国民仍会继续做他的书记,甚至还有升迁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如果不说。也许学校的事出不来,现在是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上来了。”

      吴国民说的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如果他不举报校长,会怎么样?笔者大胆推测的结果是:两人真的会平安无事,这世上可能就会多两个“好人”,武汉科技大学的功绩簿上就会始终记着两人的功劳。

      首先,笔者注意到,吴国民的匿名举报信是发了好几次才引起反贪部门注意的,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恐怕也不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其二,信中的内容写得很具体,甚至细到详细列举了刘受贿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这等于说是给反贪部门挑明了,这些证据不容置疑,一定要严查!正是由于这些细节,才为反贪部门深挖奠定了“基础”。

      其三,曾经向刘光临行贿四十八万多元的何某,在被抓捕的前一天,还跟刘有一次密谈。当天,刘向何某表示:“最近查得很紧,他们动不了我,但是你们自己要小心,你们出事了我不管。”办案人员认为,刘的话,正是何某心理防线最终崩溃的重要原因。然而,如果刘不向何某说这番话,何某会主动交待吗?更重要的是,刘为什么会在“最近查得很紧”中敢说“他们动不了我”?这一点,不也值得有关部门反思吗?

      其四,刘光临案情获根本性突破的重要一环,是办案人员在刘家搜查时查获的三百万元现金。在搜查两个小时而毫无收获后,有人发现卫生间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天窗,打开以后,发现上面全是烂纸箱子,办案人员在这些烂纸箱子里面,找到了两个密码箱。后来,又把席梦思床板撬开,又发现了密码箱。如果办案人员没有这个“偶然发现”呢,刘是不是还会“反复宣称自己的工作成绩”?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6年初,武汉科技大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报告会上,当时的书记吴国民、校长刘光临公开承诺:廉洁自律,从我做起;严格要求,接受监督。然而,事实又是什么?

      目前,各所大学竞相搞豪华校舍、豪华校门,并且不少学校因此负债累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在所谓的层层招标、监管之下,还会出现这样的工程贿赂丑闻?而且,这样的案件,竟是由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而揭出来的。如果武汉科技大学的“书记”不举报“较长”,可能就出现不了该校的校建丑闻,那么,谁又来为所有高校庞大的基建进行严格的审计?或许,这里面还有同样的“惊天大案”。

      [选自《台海社区》]

      本文标题:如果“书记”不举报“校长”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315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