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灯下的思维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0476
  • 朱大路

      一

      我坐在灯下,读报。

      报上说,“百家讲坛”最近遇到困境:“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正史野史,该讲的几乎都讲到了,还能讲什么呢?……一个话题,翻来覆去地讲,反反复复地重播,观众难免会烦。而这跟主讲人长得漂亮与否,语言感染力无关。这些被‘百家讲坛栏目捧红的学术超男超女们即使想救主,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内容没有出新。”

      二

      我坐在灯下,读书。

      书上说:率领太平军造反的洪秀全,“留给后代一个‘不应当这样干的难得的标本。可惜,这个标本却长期被误读,很有几分像《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之被正照。”“几十年来,顶着连他自己做梦也没想到的光轮,被美化、被歌颂,以致于没有深入揭示他留下来的教训,这真是历史和历史论著的双重迷雾。”(引自潘旭澜《太平杂说》一书)

      三

      我坐在灯下,茫然。

      一边在说:该讲的历史几乎都讲到了,翻来覆去,内容没有出新;一边在说:历史和历史论著存在双重迷雾,某些标本长期被误读,需要辨别,澄清。

      既然有存在争议的历史,需要触及,需要展开,怎么能说历史已被讲完了呢?

      同一片蓝天下,人们的心并不相通。

      四

      太平军造反,是不是历史?是正史,还是野史?如果不该讲,那么请问:什么是该讲,什么是不该讲?

      马克思说过的,该不该讲?《太平杂说》一书中,引用了马克思的两段话——

      马克思说:太平军“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 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五

      拣年代久远的讲,拣买了“综合保险”的讲,拣热热闹闹、无伤大雅的讲。

      就像一些文化散文,漂亮,精致,潇洒,但外面围着三道安全系数。相比之下,我更愿意读读粗实的杂文。因为杂文敢于拨乱反正,杂文具有“风险美”。

      “风险美”应该是“杂文美学”的一个范畴。“风险美”也应该是“百家讲坛”上对“学术超男超女”的一条评选标准。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想救主,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六

      2001年夏,在北京西部的“盘龙山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初评会议上,我听到一位有权威的老作家说:“假如没有别的因素的话,潘旭澜的《太平杂说》是应该评上奖的。”

      因为世上没有“假如”,所以该书没有获奖。

      与“学术超男超女”的热闹、风光相比,潘先生的“风险美”是寂寞的。

      七

      但潘先生甘于寂寞。他知道寂寞是因为有价值。据说他讲课时,两手常常对称地朝讲台上一撑,形成一个稳稳的等腰三角形。他有一种定力。

      可惜,我与潘先生缘悭一面。我十七岁时经过复旦大学教师集体宿舍门口,看到门上写着他的名字,没见着他;五十五岁时收到他签名的《太平杂说》,也没见着他;五十九岁时终于见着——是在他的追悼会上——我向他三鞠躬,他却没有反应了。

      题图 / 佚名

      本文标题:灯下的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391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