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名堂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703
  • 许锋

      当然,假如你在城市混出了名堂,不再觉得渺小,乃至真有了那么一点“伟大”的感觉,回到乡村时,乡村是完全接纳的,也是信服你的。

      乡村决不会与城市的评判标准唱反调,决不会觉得比城市高明。这就是村庄的自知之明。守土有责,但不越位。

      混出名堂的人,可以完全坦然地接受来自乡村的祝福和崇敬乃至敬畏以及战战兢兢的目光,那时会觉得城市不错,乡村也不错。

      可是,如果你在乡村成功了,你富甲一方,你咳唾成珠,你风流倜傥;一旦进入城市时,你若收敛不住,被城里人惊讶地发现并不满时,一句“土包子”便将你打回老家。

      来自村庄的唾沫星子和来自城市的唾沫星子,是两种物质,一种属于物理,一种属于化学。前者使你蒙羞,后者轻易地使你变性。

      從乡村到城市的路窄得要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找到那条路;有的人上了路,半途而废;有的人进了城,无功而返;有的人勉强在城市立足,活得却不易。真正使自己在城里有一个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房子,不错的妻子,不错的孩子,不错的人际关系的人,实在是稀少。

      从城市到乡村,却是没有路的。没有人走,哪里来的路?偶尔听说有人去了乡村,是一种奇迹。极少的人真的热爱起乡村来,土地、蔬菜、粮食、劳作——那是何等的人生壮举!一般人,想想也就罢了。更多的人,想都没想过。

      乡村,除了蔬菜和粮食让人怀念,除了溪水和山涧让人短暂地逗留之外,对于城里人而言,似乎再无益处。

      城市会因乡村而狂妄,乡村却因城市而自卑。极个别的乡村,富得流油,不恭维城市,乃至瞧不起城市,那是何等的壮烈。那样的乡村,就如一国之都,仅此而已。

      灵魂深处,每个人都有村庄。每个人也都有城市。村庄是归宿,城市是理想。归宿与理想之间的路,多是尘土飞扬,人声鼎沸,战马嘶鸣。没人能不动声色地走过那一条路,宠辱不惊。

      有的人是在童年时进入城市的,那时他很幼稚。有的人是在青年时进入城市的,那时他很自卑。中年时进入城市的人,是最有实力的,否则怎么敢在这时候放弃土地?

      我目睹一茬接一茬的人进入城市。有的几年之后买了房子,有的几年之后离了妻子,有的几年之后升了官,有的几年之后发了财,也有的遭受灭顶之灾,含恨九泉。

      而在乡村,断断是没有如此变故的。乡村永远是平和的,也有劫数,但概率微乎其微。大家生于斯,长于斯,抬头不见低头见,亲得很。上推三百年,都是一个先人。

      城市各是各的。怀揣各样目的的人来得多了,便成了城市。没有人进入城市是为了别人,全是为了自己。

      人的行走,脚步迈开时,路便注定了。

      人人如此。

      【原载2011年4月22日《济南日报·趵突》】

      插图 / 城乡差异 / 王启峰

      本文标题:名堂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638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