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可别叫人太难受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714
  • 王开林

      教授的学术水准应高于讲师,高于助教,才能说得过去。教授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呢?倘若低于常人,低于草根,就会令人着急。

      马航失联,举世揪心,国人挂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央视嘉宾周庆安却欣然宣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现外交能力的机会”。这话听着真有几分别扭。外交关乎国计,但无外乎人情,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为重,才是出发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副教授当然是很想帮忙的,可是一开口就帮了个倒忙,他的话令人寒心。

      中国的高等学府,论地位,首推清华、北大,名校的某些教授渴望参与社会事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公众视线里混个脸熟,完全可以理解,也应该鼓励。但可惜和可气得很,他们的发言质量和亮相效果常常乏善可陈。

      也是这家学府,教授杨燕绥建议职工六十五岁领取退休金。记者问她,六十岁到六十五岁领取退休金前那段空白时间怎么办?杨教授说:“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在老龄化社会,园丁和洗衣妇的岗位果然会奇缺吗?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空等退休金会不会使老人烦闷、焦虑和绝望?诸如此类的问题,杨教授久居象牙塔,恐怕没过脑吧?

      李某某强奸案甚嚣尘上时,易延友教授在微博上替李某某的辩护律师辩护说:“即便是强奸,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随后又改口道:“强奸良家妇女比强奸陪酒女、陪舞女、三陪女、妓女危害性要大。”颠来倒去,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他眼里,强奸的危害程度可以因对象而异,强奸的性质也可以另作权衡。此论一出,舆论哗然。这种分别心和歧视语,又岂是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教授会贸然端上台面的?

      文国玮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一个给京城瘦身的解决方案:“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虑进行考试审核。包括文化程度的考试、法律知识的考试、工作能力的考核等等。”他还以“国际经验”说事,外国有“工作许可制度”,无证属非法打工,就要处理。殊不知,国外的“工作许可制度”只针对外籍人口,对本国人并不设限。当大中城市逐渐均衡发展后,北京的人口压力自然会得以缓解,世界大都会巴黎、伦敦、纽约、柏林都经历过这种自然减压和疏解的过程。要知道,这些国家可是没有户籍制度的。

      北京大学教授刘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光水毁房屋就有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了中国经济。”灾难之后,刘教授居然只看到了拉动经济的“好处”和“益处”,却轻松忽略了灾民痛失亲友和家园的悲哀,这样的高论到底“高”在何处?它高就高在说话人无须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

      对于某些名校教授的水平,谁还敢斗胆恭维?但愿他们讲话多一点人气,多一点人性,多一点人文关怀,别叫大家太恶心、太反胃,就乐得让他们顺利过关,总不能说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奢求吧。

      【选自汉丰网】

      插图 / “砖家” / 商海春endprint

      本文标题:可别叫人太难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838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