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规划不能成“鬼画”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700
  • 阮直

      城市规划本来是规划专家拿出方案,然后由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再报批通过,方可实施。可如今有些城市的规划恰恰不是专家在规划,而是一个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在纸上画,然后再交给专家去规划,这样的城市规划在我看来就是“鬼画”。

      如今,领导心里的城市规划与城市专家的规划总是不能对接到一起。就像近日被查出的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市委书记万庆良在规划广州市城市建设时,就按照自己心中的规划画了个纸上的“鬼画”,这让从新加坡请来的有“城市规划之父”之称的刘太格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屡屡受挫。刘太格无奈地说:“不要再叫我‘规划之父了,我在广州遇到了‘规划之神。”

      近年来,各地频频曝出“糊涂规划”。从在“世界生态宝库”湖北神农架建设机场,到山东济南欲在日军侵华遗址“万人坑”上建商业楼盘,一个比一个“鬼画”。

      一届政府,一届规划。每个领导都有不同的眼界、思维甚至利益,一般是不会延续前任制定的规划的。一些官员走马上任需要政绩,就修改以前的规划,提出新概念。下面“唯上”的人则帮着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论证,推进表面合法的程序。

      利益驱动让一些地方官员成为不合理甚至违规的“保护伞”。某个项目被禁止进入某个地域,就通过打“擦边球”换个名称来突破;而本来属于调控的项目,就用一个概念或主题来掩盖。比如在很多地方,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名义来规划圈地,而实际做的是房地产开发。

      一些地方官员乐当“规划之神”,除了“智叟情结”令他们过于自信之外,更多的还源于“规划之神”背后有自己的利益。原内蒙古兴安盟书记杨汉忠管城市规划时,就细微到了一个县级市的马路用什么样的灯、街边种什么样的树都由他来“鬼画”的程度,其背后都连着腐败。

      我们必须要在制度上建立起让行政长官退出“规划之神”角色的机制,城市的重大规划必须吸收专家、分管领导、市民代表的意见,不能由书记或市长一人拍板。

      有些人一当上官就愚蠢到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英明了,部下们有时讨领导开心,在一些游戏、体育比赛中让了领导,可这些领导也信以为真,就像万庆良在多次体育比赛中屡夺第一。这样一来,权力就可能成为“规划之神”的隐形翅膀。

      由此可见,没有制度的限制,领导真的以为谁官大谁就有智慧、谁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原载2014年7月18日《中国建设报》】

      插图 / 大手笔 / 刘道伟endprint

      本文标题:规划不能成“鬼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860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