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828
  • 赵新兵 潘林青 叶婧

      每年腊月,是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近年来农村婚嫁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农村家庭拿出几十年积蓄甚至举债结婚,还有一些贫困户“不能丢面子,借钱随份子”,导致“因婚致贫”“随礼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记者近日在鲁北农村采访时,正好碰上在给儿子办婚礼的老王,“所有费用算下来,儿子结婚花了二三十万元。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找亲戚朋友借了十来万元。”

      老王说,订婚时“万里挑一”,花费一万零一元;结婚彩礼“三家一起发”,花费三万一千八百元;还买了一部十五六万元的轿车,以及婚宴、金首饰、家电等花销七八万元。

      陶元丰今年七十六岁,曾担任村干部四十余年。他告诉记者,除了特别有钱的户,农村结婚几乎没有“不拉饥荒(不负债)”的,有些“饥荒”七八年也还不完,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在不少农村并不是极端个案而是较为普遍。

      农村一场婚事办下来,买房买车送彩礼摆宴席,得花二十万左右。按照当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四五年的收入,很多家庭因此背上沉重债务。

      此外,还有一些农民给亲戚朋友结婚随礼也不堪重负。

      鲁南部分农村贫困户告诉记者,虽然贫穷,但“脸面还是要的”,亲戚朋友结婚不能不去。本就不多的收入一大半都交了“份子钱”,手头不宽裕了还要借钱随礼。

      近年来结婚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农村地区愈演愈烈。

      社会学专家、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周孝正认为,农村婚嫁成本过高,背后是农村男多女少的人口现实,“嫁娶资源”失衡,必然带来对“稀少资源”身价的抬升。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农村贫困的现实,越是贫困地方的农民,越想通过索要“天价彩礼”一夜暴富。

      对于婚礼大操大办,其实多数群众表示自己并不情愿,这样做主要是怕被别人笑话、没面子,实属被不良习俗裹挟不得已而为之。

      【原载《新华每日电讯》】

      插图 / 不是买卖的买賣 / 朱慧卿

      本文标题: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063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