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马寅初故居遐思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771
  • 林廖君

      绿树掩映下的民国风格小洋楼,闹中取静,镶嵌在大厦林立的庆春路上。这便是马寅初在杭州的故居。故居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三楼阳台墙上竖刻着“竹屋”两字,故人称此楼为“竹屋”。马寅初先生爱竹,竹“虚心劲节、宁折不屈”的品格,正映衬了他一生不畏权贵、坚持真理的崇高气节和不屈风骨。

      1940年,他在重庆给陆军大学将官班演讲抗战财政问题时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全国上下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则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囤积居奇,发国难财。还有一种‘上上等人依靠权势,利用国家经济机密从事外汇投机,大发超级国难财。”并指名道姓地说:“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

      他的言论如此锋芒毕露,当然大大地得罪了权贵豪门,因此曾一度被国民党当局软禁在偏僻的贵州息烽监狱。出狱后,他仍然不断地发表演讲和文章,激烈批评时政,成为著名的“民主斗士”和社会良知的化身。一代文豪郭沫若曾经这样称赞他:“你这个马寅初啊,可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的响当当的一枚‘铜豌豆。”

      即便是在他期待和向往的新时代到来以后,他也没有放弃独立思考,放弃说真话,《新人口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经过长期的調查研究,1957年7月5日,马寅初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人口论》,指出人口多、资源少是我国的一个很严重的矛盾。如不加以控制,每年按增长率3%预算,五十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二十六亿。他建议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结果受到错误批判,被扣上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帽子。

      1979年7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题为《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消息。此时的马寅初已经九十八岁了,历史终于在他活着的时候,有机会向这位勇敢而智慧的老人道歉,马寅初虽然曾因此蒙尘二十年,但也因此赢得了超越时代的荣誉。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先生走完了悲壮绚丽的百年人生。

      离开纪念馆前,我再次瞻仰了矗立在楼前广场上的穿着长衫的马寅初先生立姿塑像,先生那朴实、豁达、坚定、自信的形象,在绚丽的晚霞中,显得更加英气勃勃、光彩夺目。

      【原载《北海晚报》】

      插图 / 马寅初 / 佚 名

      本文标题:马寅初故居遐思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096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