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骗子扮“副部”,被抓时拍桌子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198
  • 陈栋+朱军+高波

      他可能是国内头衔最多的“领导”,民警从他身上查到几十张不同身份的名片,涵盖的领域很广:法院、检察院、卫生局、环保局、中央媒体、国家安全局……据说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似乎所有单位都给他留了位置,有的还是副部级。近日,这名“大领导”被临海古城派出所的民警请进了看守所,不是请他来“考察”,而是跟他聊一聊前阵子骗临海老板老王四十万元的事情。

      当了三年机关单位合同工,他学会扮演领导

      詹承华是安徽广德人,今年四十一岁,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头发用发蜡梳得很整齐,一根分叉都没有,看上去一脸正气。他早年也是想走仕途的人,无奈屡考不中,做不了公务员,只好到当地一家机关单位当合同工。

      在单位里做了三年,他发现身为合同工,一点上升的空间都没有。三年期满,詹承华从机关单位离职。那几年,詹承华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陪领导上过不少高档饭局,下基层处理过各种事务,一些官场上的寒暄,处理事务的应对流程,他了如指掌。他能够把领导们举手投足的姿态模仿得惟妙惟肖,经常被朋友嘲笑说,他是“得了领导的病,却没有当领导的命”。

      多方打听后,詹承华被人介绍到一个骗子组织里,专门扮演领导忽悠人。里面很多人扮演领导活灵活现,大家一起钻研领导应该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气质,穿着与打扮。很快,詹承华成了真假难辨的“领导”。

      非陈年茅台不喝,越装越有人信

      按照骗子组织的规矩,学成后,各自出去“发展”。赚到的钱归自己,需要兄弟们撑场面,招呼一下,大家全力配合,条件是包吃包住,发红包。

      临海开漂染厂的王老板,因为厂子不符合排放要求,被当地政府关闭——那可是王老板半生的心血。他千方百计想疏通关系,只要能让他的厂子“复活”,要多少钱都行,但苦于没有路子。

      这不,有线人就把詹承华介绍给王老板,王老板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找人疏通很久,“詹局长”才露面。

      王老板不懂行,见面的饭局上只准备了五粮液。酒都斟好了,詹承华就是不喝,满脸不高兴,几个随行的“主任”、“秘书”(都是“组织”里请来的演员)悄悄告诉王老板,“局长”喝酒只喝一种,就是陈年茅台酒,五粮液级别太低了。

      如梦初醒的王老板赶紧订了瓶茅台酒拿过来,詹承华这才开喝。王老板反而觉得,“局长”就是不一样,连喝酒都这么有“品位”,更是在心里信服了。酒足饭饱后,王老板一开口,詹承华当即拍板:这事不难办,但涉及多个部门,他需要些钱去打点。心领神会的王老板马上转了三十万元给詹承华,然后就回去等“好消息”。

      过了几天,詹承华联系王老板,表示事情都已经吩咐下去了。“现在事情确实越来越难办咯,三十万元都吃紧,为了你这事啊,我还倒贴了不少……”

      王老板也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又拿了十万元给詹承华让他先用着。

      公安来抓时他拍桌发怒,民警核实后才确认没抓错

      按照“詹局长”的意思,过些天,他疏通好的考察人员就会来厂里再做一次检查,然后就会出具符合排放标准的证明,王老板的厂子自然名正言顺能重开了。

      之后的一个多月,王老板每天都盼着考察的人来,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就是不来。心急的他打“局长”电话催促,可对方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王先生心里“咯噔”一下,才恍然大悟,最终选择报警。

      经过多天调查,警方锁定嫌疑人詹承華,经办民警何贤敏带队到杭州抓捕。找到詹承华的时候,他正在某高档酒店享受呢。

      看到民警突然出现在眼前,詹承华脸上闪过一丝慌张,但很快镇定下来。看民警们围上来要捉他,他拍了下桌子,怒喝一声:“你们敢对上级领导动手?”这一声吼,气势很足,连办案民警都差点“心虚”起来:“难道真的追错人了?”

      出于保险起见,他们一方面留住詹承华,另一方面迅速确认詹承华的身份。根据詹承华提供的信息,他们一核实,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好了,不要再演戏了。”证据面前,之前一直吹胡子瞪眼、气焰嚣张的“詹局长”终于低下了头。詹承华告诉民警,这些年自己一直以高官自居,演戏演久了,陷进去出不来了,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领导干部。

      【原载《钱江晚报》】endprint

      本文标题:骗子扮“副部”,被抓时拍桌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131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