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牛津大学如何用钱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555
  • 张达明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曾在一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大倒“苦水”:“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了财务的挑战,但我们宁可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

      面对汉密尔顿语惊四座的“哭穷”相,人们理所当然地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所有英国大学中,牛津大学的“吸金”能力绝对首屈一指,每年基本上就有一亿两千万英镑的捐款进账,近五年的捐助收益也高达七亿七千万英镑。既然如此,汉密尔顿校长为什么还要“哭穷”呢?对此,他细细算了几笔账,以释众惑。

      一、牛津为学生提供了全英所有大学中最高的助学金。汉密尔顿2009年10月上任伊始,就提出了“零需求”的助学金制度。具体内容为,只要达到牛津入学标准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绝对保证他们能付得起学费。学校每年为每个本科生提供一万零五百五十英镑的助学金,用汉密尔顿的话说,就是“必须让任何有学术能力、潜质的学生都能上得起牛津大学。”

      二、学费一直不上涨。牛津大学本科生每年学费的上线一直是三千二百二十五英镑,多少年从未变过。该标准也是英国所有大学中最低的。同时,不管来自富裕家庭,还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牛津都一视同仁,也绝不会让富裕家庭的学生额外多交一分钱赞助。始终坚持:“从不屈从于经济利益的诱惑,既不大幅提升学费额度,也不大幅扩招国际付费生”的原则。

      三、开支大头倾斜于“导师制”。汉密尔顿自豪地说:“我们培养一名本科生每年的投入达到了一万六千英镑,这在全英所有高校名列第一,而‘导师制则是其中的大头,这也是牛津延续七百多年本科教育的‘制胜法宝。而每位导师每周一对一地辅导一至四名学生。当然,导师每堂课的报酬四十英镑,也是全英高校最高。如果加上教学管理的成本,在导师制的开支上还会更高。”

      四、无论什么情况下,牛津精神绝不改变。虽然每年政府拨付牛津约五千两百万英镑,但仍与教学需求相差甚远。如果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每招一名本科生,学校就要亏八千七百七十五英镑。尽管如此,牛津也从不將缺口从学生身上找补回来。汉密尔顿举了个例子:在1996年,曾有一位沙特富翁提出向牛津捐款三百四十万美元,建一所世界级的工商管理学院,条件是学院要建在指定的草坪上,牛津校监们毫不犹豫地予以否决。理由是:几百年来那里一直是草坪,没有必要为了金钱而改变,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牛津更应该远离铜臭味。

      汉密尔顿说:“无论到了什么年代,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秉承牛津精神: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以及学生做人的品德。”

      【原载《演讲与口才》】

      插图 / 某重点中学乱收费 ?/ 赵玉宝

      本文标题:牛津大学如何用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207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