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保护个体的自尊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547
  • 最近,浙江金华,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离奇的是现场贵重物品都在,但辣椒酱、面包等食物却被偷走了。据悉,潘某共盗窃五次,涉案金额总共是几百块钱。民警调查发现,盗贼竟是住在下水管道的一青年男子。

      潘某,二十岁,贵州人,十八岁刚成年就到浙江这边打工……疫情下,因为手机和身份证丢了,又没有绿码,无法回家,没地方住,就一直睡在一个水库通水管道里。

      案件处理后,南马派出所为这位男生办理了身份证。

      潘某曾盗窃过的公司,知道真相后,老板以德报怨,帮他安排了份工作,让他住进了干净整洁的企业员工宿舍,并资助他五千元生活费,以解燃眉之急。

      潘某很老实,动机“单纯”,本质不坏,所以,特别感谢这里的民警与那位老板,他们拯救的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宽恕、同情、施舍,拯救了这个穷孩子的信心、勇气与尊严。

      电影《追风筝的人》里有一句话:世界上唯一的罪行是偷窃,其他的罪行都是偷窃的变体,如杀人,就是偷窃别人的生命;你撒谎的时候,就是偷窃别人了解真相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没有“偷窃”过?

      世界上,哪里都有穷人,各国政府也或多或少或紧或慢在“扶贫”。不过,就个体而言,除了资助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穷人的自尊。自尊是个体的力量源泉,自救的发动机。

      看过一视频,广西南宁,一位外卖小哥在路边借光看书,他说大专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在准备考二级建造师。为了生活他年前开始兼职跑外卖,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没有订单的时候可以看书。他的妹妹很早就出来工作,还给自己交学费和生活费,他很惭愧,他想把证考下来,不想辜负妹妹的期望。

      穷人的努力,总是让人心生疼痛。“向上向善”一直是我最欣赏的一条口号,充满人性的光辉与关怀。保护个体的自尊,才有个体的自强。

      不过,人是人生的,所以,不公平是一种常态。那么,在意弱势群体的感受、尊严甚至帮助他们逆袭,也应该是一种常态。

      1935年,纽约贫民区的一个法庭在庭审一桩面包偷窃案,偷面包的是一位老太太。法官问老太太是否愿意认罪时,老太太嗫嚅着回答:“我需要面包来喂养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了。”

      “既然,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法官最后裁定:“很抱歉,我必须秉公执法。依据法律,你将面临着十美元的罚款,或是十天的拘役。现在,该是你作出选择的时候。”

      那时,八美分可买一杯咖啡,十美元的罚金绝非这位穷苦老太太所能缴纳的。否则,老太太也不会被迫去偷几美分的面包了。无奈之中,老太太只能选择“拘役”。

      当时,纽约市长拉古迪亚参与了这次旁听,他站起身,脱下自己的帽子,往里面放进十美元。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五十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太太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

      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

      这是八十多年前一位美国人“拷問”当时的美国,闪闪发光的一段话,即社会良知。

      【选自微信公众号“罗西有意思”】插图 / 差距 / 佚 名

      本文标题:保护个体的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292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