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只给一只皮鞋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048
  • 柯玉升

      拥有世界上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的拉里·埃利森,不仅是位富豪,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曾向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小组捐助过一亿美元。

      出手如此阔绰的埃利森,在捐助一位考上公立大学的孤儿时,却只愿给其支付一半的学费,此举招来了一些媒体对他的“刻薄”评价:“最寒酸”的捐助人。面对公众狂轰滥炸般的质疑声,埃利森被迫讲出了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

      1944年,埃里森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当时他的母亲只有十九岁,没结婚就当了妈妈,亲生父亲不知去向。埃里森在九个月时得了肺炎,年轻的母亲难以照料他,便将他托付给了舅舅。到经济大萧条时,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弃兒”埃里森不得不每天走街串巷,以捡破烂的方式贴补家用。

      一天,埃里森不知在暴风雨中走了多久,脚上那双本就破旧的鞋早已全部散架了,他只好赤着脚往回赶。后来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向住在附近的老人借双鞋穿。老人看了看埃里森,什么话也没说,拿出一只鞋给他。埃里森非常疑惑:“我要的是一双鞋,不是一只,这只留着,空在这里也没用,为什么不能给我穿呢?”

      “留给下一个赶路的人!”老人回答得很平静,甚至连头也没抬起来。

      这是一只又高又大的皮鞋,虽然尺码不合适,但总比赤着脚好。埃里森穿着这一只皮鞋一拐一瘸地走了一段路程,总感觉不舒服。为了求得身体上的平衡,他只好沿路又向别人借鞋,三次求借后才终于找到一双大小合适而又般配的皮鞋。

      天晴之后,埃里森拿着那一只皮鞋找到老人还给他,同时说出了心中的困惑。老人十分真诚地说:“给你一只皮鞋,留给你的是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去寻找另一只匹配的鞋!如果给你一双鞋,你的目的达到了,你还会再去找一双合适的鞋穿吗?”

      只给一只皮鞋,虽不“完美”,但留给他人的是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帮助别人也如是,不要给受助者以最大的满足,留一半给他们,他们才能学会在“饥饿”

      中去“觅食”。

      【原载《山东青年》】插图 / 梦想的起点 / 佚 名

      本文标题:只给一只皮鞋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28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