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711
  • 王晓宇

      在我老家的方言语系里,万物皆可熬,像熬汤、像熬菜、熬粥、熬药、熬夜、熬日子等等。一个“熬”字,学问可大了,说尽世间冷暖,讲透人生五味。俗世烟火生活,谁也不用羡慕谁,没有人可以把日子过得轻描淡写,都是拿一个“熬”字垫底。

      最常熬的是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食物了,一把米,一瓢水,小火慢工,熬得水米交融、香味四溢,喝一碗,暖心暖胃。汤也常熬,不管是鸡还是鱼,放进瓦罐里,武火烧开,文火慢炖,熬至汤鲜肉美、汤汁乳白,用木勺舀一点尝尝,定是鲜得找不到北。偶尔也熬药,草根叶片一股脑地放进药吊子里,小火慢煎,“咕嘟咕嘟”的响声中,伴随着苦森森的味道,氤氲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味道虽然不美,但却能离病去苦。

      轻剥岁月,慢煮时光,一个“熬”字,说尽人间甘苦,诸多滋味。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林先生这壶茶,熬得不是神奇的东方小树叶,而是人生的种种际遇,半生苦乐汇成一锅,熬至滴水成珠,熬至所有的妄心杂念都纷纷褪去,觅得初衷和本真。

      熬,干煎也。古义为长时间煮,有痛苦、折磨和忍耐之意。这个“熬”字,传神达意,看似消极被动,其实字面之下暗藏着一种坚持与抗争。同是一个“熬”字,境界却不能同日而语,有目标的熬,最终人生得以升华;没目标的熬,其实就是混日子。

      活得久了,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过不去沟儿坎儿,有的人在迷茫中丢失了自己,最终放弃了,这个“熬”字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有的人熬过去了,把困苦磨难踩在脚底下,人生从此柳暗花明。

      我是一个胆子比较小的人,遇事爱慌,年轻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说给父亲听,父亲笑着说:“慌什么慌?熬一熬就过去了,熬一熬,天就亮了。”可惜那时候,我并不懂得父亲这句话的真正的含义,没有顶住,没有熬过去,最终做了逃兵。

      大多数人都熬不出什么名堂,熬来熬去,在天亮之前就放弃了。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所以,能熬下来的人,一定会在熬的过程中,找到一条通往彼岸的路。

      化茧成蝶,凤凰涅槃,又何尝不是一种逆行的坚持?阅遍世事沧桑的人都会懂得,一时的春风得意,一时的马失前蹄,都不过是一时之间的得失,都不算什么。那些在逆境中仍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不仅人是如此,草木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和一个“熬”字脱不了干系。一株幽香的茉莉、一塘清雅的荷花、一棵硕大的银杏,哪怕是一棵草,只要抗过严霜,熬过寒冬,不妥协,不放弃,生命终将璀璨,绽放出最初的新绿。

      熬,是一个痛苦过程,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恒心,又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开出花来?人生不易,把所有的苦和泪一起吞下去,熬过清冷时光,熬过艰难岁月,终有苦尽甘来的一日。熬去青涩,守得稳重;熬掉毛躁,归于平静。熬到滴水成珠,熬到花开见佛。

      熬,是积累,是沉淀,是量變到质变,熬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忍忍,再坚持一下,熬一熬,天就亮了。

      【原载《联谊报》】

      插图 / 生活不易 / 佚 名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43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