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大学的真正意义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446
  • 尹维安

      大学里最后一堂考试前的那天下午,我路过教学楼的公示板时看到一则通报批评:我们学院同年级一个同学上午考试作弊。虽然只透露了这个同学的姓,名是由“某某”替代的,但因为那个姓不常见,因此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是谁。

      我着实惊讶了一下,因为这个“某某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考过好几次班级第一,也是学院里的标兵和奖学金的获得者,平时看起来也是很努力的样子,难道学霸也会去作弊吗?

      我很诧异,就算是没有复习好,考差一次会怎么样呢?真的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吗?其实也可以理解,一个习惯了名列前茅的人,一个习惯了欣赏教育体系中高处盛景的人,宁可铤而走险,也不愿意排名下滑。

      其实在我看来,在大学里,有时候学习和考试就是两回事。你可以把考试看作一个很功利的行为,但一定不能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功利的行为。

      考试是你获得成绩以追求其他东西的一种凭证,这就和你努力赚钱买贵的衣服、鞋子、化妆品是一个道理。但学习不一样,学习是不可能用排名、分数去衡量的。

      之前去电影院看了《无问西东》,哭到不行。我并没有被很多所谓广博、深刻的情怀打动,只在那些年轻生命自我选择和追寻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缺失的部分。第一个看哭我的场景是西南联大破旧、简陋的校舍下,先生正在给同学上物理课,雨季一來,雨水落在铁皮屋顶上,响声太大,学生根本听不到先生在说什么,先生提高了声音,在黑板上写下提示,大家还是听不清,教室里的学生开始焦躁、喧闹起来。

      最后先生闭口不言了,抬手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学生们都不说话了。先生写下的是——静坐听雨。

      多美啊,苦中作乐,困境里也能为自己找到浪漫的时刻。

      第二个场景是吴岭澜去听泰戈尔的演讲,这个清华的学生当时正面临选学科的问题,他因为别人的误导“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理科)”而学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科。

      校长告诉他,做人应该求一个“真实”。

      多年后,他回忆起泰戈尔那天的演讲对他的影响,对自己的学生说:“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

      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成绩、排名只是我们通向某个去处的一纸凭证而已,不是说其不重要,而是你得想清楚,它对你而言有多重要?

      我的本科大学并不是最好的,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一种妄自菲薄的理由,每次我看到我的朋友、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在写诗、做国际义工、组建乐队、表演话剧、众筹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创业……在做一切可以表达他们自己、帮助别人、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感动。就像电影中空军教官说的:“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脱离一个群体的衡量标准,找到自身的评价体系,是从崇拜集体主义下的“优秀”勋章过渡到建立自身的满足和成功。不是让你去成为别人口中的第一,而是让你弄清楚自己是谁,我们需要什么,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原载《视野》,本刊有删节】插图 / 所谓考试 / 韩 征

      本文标题:大学的真正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58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