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凯
有个故事说李嘉诚的司机很有钱。这个故事现在大家都知道。但李嘉诚当时还不知道。他问司机,你为什么这么有钱?司机说,你买什么股票,我就跟在后面买一点点。是的,他不要那么多,只要李嘉诚的一点点的一点点,就足够了。
俞敏洪的新东方原始创业伙伴是王强。在北大读书时,王强是俞敏洪的班长。王强说,那时候俞敏洪因来自农村,想读书都不知道该买什么,就跟着他去,他买什么,俞敏洪就買什么。这其实是个好办法,这个道理和跟在李嘉诚后面买股票简直如出一辙。不需要做多么难的决策,只是需要照别人做就行了。
当然,跟在后面也是很难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跟在谁的后面。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容易成功,但是巨人成为巨人的时候,你站在他的肩膀上也许就不那容易了。李嘉诚进行什么投资,那是核心商业秘密——如果司机不是李嘉诚的司机而只是一个李财主的司机,那他哪有这个发财的机会?
再深入地说,还是要表扬李嘉诚的司机:有这份心,可是不容易。大多数专职司机关心的可能是跟着领导出席活动时多拿一份礼品,或者能开着老板的车拉个私活什么的。俞敏洪更不容易,俞敏洪和王强是同学关系,甚至王强不让他跟着,他也要厚着脸皮跟在后面——因为他虽然不知道该买什么书,但是他有读书的强烈渴望和进取心。
体育比赛里有“人海战术”,比如长跑、自行车项目,几个队友相互配合的方法,就是“跟在后面”:有一个队友在最先,在前面的人最吃力,因为顶风、有阻力,而跟在后面就不一样了,跟在后面的人体力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等到合适的机会,后面的人再赶到前面,前面的人再跟在后面进行休息;如此轮换,到最后阶段,再共同冲刺。
跑赢比赛的,不一定是一直在前面的那个人。跑在前面的人最孤独了,也最容易被人超越了,只要在前面就意味着将被超越,这是哲学法则。跟在后面的人,永远有目标,永远处于追赶的态势,就像马路上的超车,超过这辆,然后是下一辆。
所以,最先的创意,都是最先被抄袭;最新的产品,总是马上被模仿。谁还记得五笔字型,当年可谓呕心沥血研发,轰动一时,但很快就被覆盖掉了。当人们为了“王码五笔”惋惜甚至愤愤不平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更早的“郑码”吗?只不过,大家都要做被时代超过的车而已,也就不要太在意——重要的是如今是不是仍在赛道上奔驰。
京剧界说“二路老生”不好唱,相声里的捧哏演员最难演——你不能不优秀,又不能太优秀。跟在后面的人,还有一种是永不超越前边的人,就像捧哏的一样。这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捧哏的那就是捧哏的,如果你想超越,那就要超越自己,但不能抢逗哏的戏。捧哏演员跟在逗哏演员后面,当他是大师时,你自然也是大师。
跟在后面,可能是一种策略,也可能是一种清醒的自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不甘居人后,却也只能一生平庸。与其泯然众人,不如主动跟在后面,毕竟跟在谁的后面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有的时候,也要勇立潮头,有所担当,跟紧时代,跟上趋势,哪怕前面没有人,总还有一座座需要翻过的山——如果你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点胆略和勇气还是有的。
【原载《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