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不是摹拟之作

  • 作者: 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779
  • 高 岳

      《中国修辞学史稿》(郑子瑜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六篇第十四节中,作者引《野客丛书》卷二十七“《醉翁亭记》”一则论摹拟云:

      “欧阳公作《滁州醉翁亭记》,自首至尾,多用‘也字。……又观钱公辅作《越州井仪堂记》,亦是此体,如其末云:‘问其办之岁月,则嘉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也;问其作之主人,则太守刁公景纯也;问其常所往来而共乐者,通判沈君兴宗也。谁其文之,晋陵钱公辅也。其机杼甚与欧记同”。

      接着指出:“欧阳修在庆历年间(一○四一——一○四八)因为言事获罪,被贬知滁州,放情于山水之间,自号醉翁,《醉翁亭记》当是作于此时,实在钱公辅作《越州井仪堂记》之后”,因此得出了“可能是欧阳仿钱公辅文”的结论,虽然作者也认为“欧阳修摹拟的《醉翁亭记》确比钱公辅的原作高明得多”。

      其实,郑先生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钱文明言作于嘉五年,按嘉五年为公元一○六○年。而欧文则已如郑先生所言作于庆历年间。可见钱文成于欧文之后十余年。因此结论是钱公辅文摹拟了欧阳修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是摹拟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醉翁亭记》以独特的“也”字句煞尾,叙述唱叹有情,在当时影响很大。当时文人竞相吟咏,如曾巩等。摹拟之作也不仅是钱文一篇。王安石作于嘉元年(一○五六)的《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临川集》卷九十六)一文,亦用“也”字句煞尾,显然也是受到《醉翁亭记》写作特点的影响。

      


      


      

      本文标题:不是摹拟之作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0746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