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临与摹

  • 作者: 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707
  • 刘涛

      习字之法,有临有摹。临是对帖移写,摹是用纸罩帖影写。

      临书不受载体材质限制,竹帛、纸张、砖石都可以临写,即使墙上地上也可写,估计“有典有册”的殷商就有了。

      摹书须用纸。汉代始有纸,考古发现的“西汉古纸”纤维粗,汉末的“左伯纸”据说“研染辉光”却厚,都不能用于影摹。用纸摹书,约始于南朝,乃复制名迹之法。学书之摹,不会晚于唐朝。

      南宋姜夔主张:“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续书谱·临摹》)临与摹,互有短长,姜夔总结两条:

      其一,“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位置,指间架结体;笔意,指用笔的态势气韵。

      其二,“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书是以“眼”取“字”、以“心”率“手”、以“手”驭“笔”的临移,因经意而“易进”。用纸罩着范本写,不过脑,故而“易忘”。

      宋以来,学书率是先摹后临。明中期书家丰坊说:“初学者必先摹而后临。临而不摹,如舍规矩以为方圆;摹而不临,犹食糠秕而弃精凿。均之非善学也。”(《童书学程·论临摹》)清末康有为提倡学魏碑,也以摹书为先:“欲临碑,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 (《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

      本文标题:临与摹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1112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