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小说
文章内容页

写出旋带个人呼吸的诗歌(创作谈)

  • 作者: 阳光下的蒲公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038
  • 张作梗

      诗歌一忌讳虚假,二反对炫技,三拒斥不知所云。优秀的诗作,从来都是从心而发,以“真实”“真诚”为写作之本——从此一方面来说,我倒更相信它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艺术,而并非来自浮泛的灵感。因为“当我们说到生活这个词时,不应该把它理解为外部事件所认可的生活,而应理解为形式所无法触及的,脆弱而骚动的中心。”(阿尔托语)一首诗,正如一盏灯,如果我们不能用真情实感将之点燃,它就永远困顿在黑暗中,不独不能照亮自己,反而有可能以“迷雾”滋生的虚假、虚幻之光,将受众引入歧途。

      所谓“真情实感”,在这儿并非指“情绪的波动”或“情感的牵引”。不,这些还不足以点燃一盏灯的“灯芯”,唯有经由(个我独特的)“发现”所酿造出的——有如令人颤抖的——“心灵雷电之火”,才能将一首诗的宫殿照亮。换言之,诗歌的灯盏必须借由旋带诗人体温的呼吸才能点燃,如此,才有可能因为读者触摸到的“情感加热器”为之“加油”,从而传诸久远。正如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

      而在我们的时代,这种“旋带个人呼吸”的作品是如此稀少,以致真正具有这样“击打人心之力”的诗歌要么被数量庞大的“虚情假意”之作所掩埋,要么为一些审美“偏科”的批评家斥为“伪抒情”或“滥情”而被打入冷宫。于是,一批批诗歌的“木乃伊”粉墨登场,它们教唆的是“去情感化”——但不是“冷抒情”,而是反抒情;它们标榜的是“词语的物质享乐”,恨不得用过期的、过气的、偏离时代精神愈远愈好的“陈砖旧瓦”,立马建造起一座诗歌“享乐学”的“金字塔”,来为它们“木乃伊”的身份招魂。然而,正是在这诗歌标准缺失、诗歌价值紊乱的年代,“炫技派”有了“市场”,“口水诗”大行其道,“不知所云派”(或者说梦呓派)也趁虚而入,浑水中享有了一片“摸鱼”的水域。

      处在这样的写作生态环境里,我尤其敬佩那些始终听从艺术召唤而用“真诚”写作的诗人。他们不打讹,不欺心,不糊弄,不追风;一切依照“写作的至高原则”从事最“私我”的艺术活动。外界的喧嚣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另外一副“噪音过滤器”。他们视“词语”为“重要的材料和手段”,但又并不唯“词语”的马首是瞻。——因为词语唯有植入人的“思想”,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知道,“写作就是挖掘某物或某人,刨根问底,追索其生存的全部意义或无意义。灵光一现需要无数的观察与思考做铺垫。一个想把远方抱入懷里的人,除了以跋涉做他的臂膀,再没有什么能实现他的愿望;财富不能,伟大的想象也不能。”(庞十九贝语)他们孜孜以求,殚精竭虑,只是为了恢复自我对世界认知的秩序,让艺术回归到它应该站立的地方,做它力所能及之事。

      本文标题:写出旋带个人呼吸的诗歌(创作谈)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2436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