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穷人的思维

  • 作者: 杨耀龙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8-06-04
  • 热度110792
  •   据说民间有一个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它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地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穷人得状况也往往如此。
      
      穷人最缺得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的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再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一样饥饿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待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搜藏。
      
      穷人地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地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
      
      饥饿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放手,即使已经吃饱,但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里。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再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很难有大的做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计,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一生的前途。
      
      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计算而无大志向,眼光盯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得精神都变软了。
      
      穷人缺志是个普遍现象,对于等米下锅的人来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穷人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赚钱或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所以,穷人不能放弃希望,穷人不能停止思考,穷人更要知道穷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里!)
      
      ----摘自《穷人缺什么》

      本文标题:穷人的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365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