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小说
文章内容页

最后的诗人

  • 作者: 星火·中短篇小说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117
  • 几年不见,当我再次看到季申符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蓬头垢面,破衣破衫,脚上拖拉着一双已经腐败得不成样子的草鞋,只有那双眼睛還是锐利的,如火如电,仿佛有着洞悉一切的神力。

      “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有点痛心地说。

      “这样不是很好?”他满不在乎,“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树为床,空山为屋,鸟兽为邻,草木为食。快哉乐哉逍遥哉。”

      说罢,他吟唱了一首诗:

      吾居深山外,

      寒岁岂知年?

      世事徒变换,

      高卧对石眠。

      他边说边摇头晃脑起来,神态甚是得意。

      这个季申符,性格还是老样子。

      季申符是我大学的同学,大学时候他已经是一名名声在外的诗人了,他不写现代诗,都是古体诗,据说已有相当的造诣。不时在《诗刊》等发表诗作,被学校全体师生视为才子。

      他性格却极为傲慢,不愿上课,就是上课,也趴在桌子上睡大觉,有老师看不下去,便敲醒他,他便说,没事,没事,你讲你的,我听着呢。

      老师丢开他,跑上讲台讲课,他却再次呼呼大睡,若有老师不甘心再次敲醒他,他就说,咱们是两不耽误,我不影响你讲课,你不影响我睡觉,岂不快哉?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虽然才华横溢,但极少有人愿意和他接近,有一段时间,他显得很不理解,觉得大家仿佛把他当成一个怪人,还写了一首诗抱怨:

      入林林中客,

      出山山外人。

      天涯独飘零,

      何处桃源村?

      这首诗后来也发表在《诗刊》上,大家看了都十分不满,议论说那是你自己看不起别人,不愿和人交往,关我们什么事?季申符听了,摇头晃脑起来,说好像还真是这样呀?那就算了——他倒很放得开。

      我和季申符是上下铺,又是临川老乡,关系就显得格外亲密一些,我也很喜欢他的诗作,他一吟诗,我立即记录下来,事实上,他是懒得动手亲自写作的,他发表的大部分诗歌,都是我帮忙记录和投稿的。

      其实,我心里也清楚,他也不会把我当成他的知心朋友,他是那么的怪异,性格又是那么的孤傲。他最好的朋友永远是书,他通常是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的都是我们不愿意翻看的古书,一边看一边眼泪涟涟,仿佛里面记载着人类的全部痛苦和忧伤。

      晚上他睡觉也不安分,经常和衣而卧,手持一本破书,点上一支蜡烛——我们寝室是十一点熄灯。有一回雨夜,一个巨雷响起,正在熟睡的我们被惊醒,却看见他卧在床上,声音哽咽,泪眼磅礴。

      见他神态悲伤,我们面面相觑。他却说,没事没事,我看书呢。

      他爱好喝酒,不,不能算是爱好,应该说是热爱,作为他难得的可以说上话的老乡,他经常叫我去一醉方休,喝多了,他便向我讲起曹子建,讲起李白杜甫,讲起陆游苏轼,仿佛亲人一般熟悉,顺手拈起,娓娓道来。说完了,他便抱头痛哭。我则没来由地傻笑。

      后来,我交了一个女朋友,她讨厌我喝酒,更不愿意我和季申符交往,我和季申符就渐渐走得远了。他找过我几回,我揶揄着回绝了,他察言观色,后来就不再找我,他又成了孤家寡人。

      毕业后,我当了一名记者,季申符则回了老家——天知道他为什么要坚持回去。我们学院的老书记力排众议,准备让他留校助教,他没有丝毫兴趣,连声谢谢也没有,就这样消声匿迹了。

      几年后,我接手了我们报纸的副刊,看着邮箱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来稿,我想起了季申符,我是不是可以给他开一个诗歌专栏呢?

      现在,我就站在季申符的身前,当我把想法告诉他的时候,已近黄昏,看着远处的夕阳,季申符显然又一次诗性大发:

      平地红云腾地起,

      山外斜阳挂半轮。

      贪睡牧童林荫下,

      牛羊各自归黄昏。

      吟唱完,季申符便要爬上大树睡觉,临睡之前他说,你回去吧,山外再没有我留恋的风景……

      作者简介:周正旺,江西临川人,江西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微型小说一百六十余篇。现居南昌。

      本文标题:最后的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6437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