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泪流心田

  • 作者: 参花(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865
  • 这几日,无论天气炎热难忍或者大雨倾盆,七十多岁的母亲总是像蜜蜂一样出出进进,忙忙碌碌。她把人们废弃的纸烟盒、饮料罐、机油瓶等等,甚至是十分微小的报纸角都拾了回来,然后分类整装,再背到废品站卖掉。这样反反复复,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还惹来好多鄙夷的目光和嘲笑。母亲到底为了啥?是什么支撑着她强大的精神动力,甚至对鄙夷、嘲笑和指责都不管不顾呢?

      晚上,母亲在灯下摊开一堆钱,有一角的,也有一元的,开始数算起来:

      “离三百还差二十六元……”

      原来,她在给孙女攒学费。她的孙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她心里像灌满了蜂蜜一样甜。母亲是一个农民,七十多岁的她再没有来钱的门路,她只能拾破烂卖钱。为支持孙女读大学,她决心赶在开学之前,要攒够三百元送給自己的孙女,表达她对孙女上学的全力支持和鼓励。

      中午,太阳像火盆一样烤,母亲居然放弃了午休往外跑。看到这般情景,我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劝母亲放弃拾破烂儿的计划失败,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准备“借”给她二十六元,不就满三百元了吗?

      “不要,‘借的钱代表不了我的心、我的情,只有我亲自挣的钱才能代表我的诚心诚意。”

      看到母亲态度那样坚决,我流泪了。可是泪并没有从我的面颊流下,而是……流进了我的心田。

      母亲没有机会上学,只是当年在夜校识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每每空闲时间,就在地上比画温习,至今不忘。她把子女上学读书当作家庭中唯一的大事。只要子女努力读书,她就信心百倍地去支持,哪怕千难万险,她都不畏惧。

      八十年代,我考上师大那年,父亲外出打工不在家,因为没有八十元的生活费,母亲从东家出来又从西家进去,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她几乎借了个遍,最后终于凑够了。

      她经常给孙子们说,天下最好的生意是读书。记得从女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母亲就开始给未谙世事的她教拼音a、o、e,她那稀奇古怪的样子惹得我们一家人捧腹大笑。到女儿有点思考能力以后,母亲经常让孙女猜谜语,鼓励孙女写字、读书、数数,并不厌其烦地给予孙女掌声。真的,女儿能够考取重点大学,也有母亲坚持辛勤浇灌花朵的一份功劳。我为我有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感到无比骄傲,虽然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知道授予子孙后代以“渔”的道理!

      正因为母亲对读书上学有这样的认知,所以只要是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她就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支持。

      是啊,天下聪明贤惠的母亲有千千万,她们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想到这里,我的泪,感恩的泪,敬佩的泪……像千万条小河又一次流入我的心田。

      作者简介:李向上,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平凉市作协会员,现为甘肃省庄浪县南湖镇人民政府群文馆员,累计创作各类作品1000余篇。

      (责任编辑 于美琪)

      本文标题:泪流心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7278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