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燕子一来,我这里的春天就来了。
  儿时的童谣里珍藏着细碎的往事,一吟唱,回忆就落在耳边,汹涌而来。
  “等你回来吃饺子!”
  “小燕子——”
  “小燕子——”
  “小燕子——”
  耳边,奶奶一声声呼唤,时空转换,我又回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巷子里。
  “你又去哪了?喊你吃饭都找不到人!”奶奶嘴上生着气,手已经抚上了我的肩膀。
  那掌心的温度和力度,助长了我小小的士气。
  “田奶奶非拉着我不放,要我在她家里吃饭。”我腆着肚子看着奶奶,还不忘咂两下嘴巴。
  “你呀,整个巷子都要被你吃遍了。”奶奶无奈地摇摇头,拉着我的手走回了院子。
  整个春天,我都在巷子里“走家串户”。
  赵家奶奶做了西红柿浇剔尖,王家阿姨蒸了一锅白白胖胖的馒头,李家姐姐烤了几个喷香的大红薯……
  “小燕子——”
  “小燕子——”
  “小燕子——”
  大家都喊我来尝尝鲜,毕竟我这个巷里巷外闻名的“美食家”的名号还是响当当的。
  见到美食,我的嘴巴不动声色,眼睛先出动。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仿佛把美食撅了进去,拔都拔不出来。
  “小燕子,别看了,快吃一碗,奶奶给你把面都调好了。”
  “吸溜吸溜”,我端起碗就吃起来。真香啊,吃得我大汗淋漓,糊了一脸汤汤水水。
  “小燕子——”
  “小燕子——”
  “小燕子——”
  奶奶又在喊我回家吃饭了。
  真奇怪,那时的我总觉得饭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好吃。
  转眼间,小燕子长成了大燕子,飞出了小县城,来到省城上大学。
  而家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时候的巷子,连同奶奶家那种满花花草草的院子都在旧城改造中,拆掉了。
  如今,奶奶独自住在一座小房子里。
  没有了巷子,没有了院子,但是有奶奶,还有那一声亲昵地呼唤。
  “小燕子——”
  奶奶的声音已经没有我儿时记忆中的那么响亮了,和她头上的白发一样苍老了很多。
  好久才回一次家的我,每次回来都要去看奶奶。奶奶总会做满满一桌好吃的给我。
  和子饭、豆腐油茶、大烩菜、油糕、拌汤、莜面栲栳栳……
  每一次,奶奶都不动筷子,就看着我吃。她一边看,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还絮絮叨叨地说着:
  “多吃点,多吃点,别老想着减肥,胖点好,胖点健康。你看,你小时候,吃遍一条巷子。大家都喜欢胖胖的你,多可爱啊……”
  奶奶慢悠悠地说着长长的话,话里话外点点滴滴都是对往事的回忆,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我的小燕子就长大了呢!”
  “奶奶,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叫我小燕子?”
  “你多大?多大也是我的小燕子!”
  那会儿,我还不知道这样的对话有多么珍贵,等我知道的时候——
  奶奶住的屋子已经空了。
  那个不动筷子就看着我吃的奶奶,不在了。
  奶奶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
  “小燕子,等你回来吃饺子!”
  别处的燕子,别处的春天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妈妈,为什么你老爱给我唱这首歌啊?”
  “因为,你是我的小燕子啊。”
  “妈妈,为什么我是小燕子呢?”
  “因为,你的名字里有‘燕’啊。”
  “妈妈,为什么我的名字里有‘燕’呢?”
  “因为,妈妈生你的那天,正好有一只燕子在咱家老房子的屋檐下搭窝。谁家屋檐下住了燕子,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那我就是您的大好事啦。”
  ……
  在问不完的为什么里,我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同时,我也确认了一件事:我是妈妈生命中的一件“大好事”。
  那时,每当妈妈给我唱起“小燕子,穿花衣”的时候,我就觉得在唱我自己,不时撅着嘴回应妈妈:“我就来,春天来,夏天来,冬天來,天天来……”
  天天来、天天在的还有妈妈对我的疼爱。这种疼爱是脱口而出的,是毫不掩饰的。
  “燕儿的、小燕、燕子、燕宝……”妈妈想起什么就叫我什么。
  “妈妈,我到底有几个名字啊?”
  “一个啊,‘燕’。怎么叫,都是我的小燕子。我的燕子总有一天要飞起来的。”
  妈妈望着天空说着这句话。她不知道的是,就是这句话把一个热爱蓝天、渴望飞翔的梦想种在了我的心里。
  一扇翅膀,小燕子就长大了。
  长大一点的我,依然对自己的名字充满热爱。只是这份热爱变得更加具体,有形状,有笔画,还有一点小小的倔强。
  凭着这么多喜欢,我早早地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即使这个“燕”字对一个刚学写字的孩子来说,笔画有点多,但我还是攥着笔头,念着笔画,一笔一画地写了出来: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点、点、点、点。”十六个笔画,羞赧地抱在一起,歪歪扭扭的,“大手大脚”的。
  “燕!燕!燕!妈妈,你看,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啦!”
  从那天起,我牢牢地记住了“燕”字的十六个笔画,从来没有写错过。
  每当看到别人说错或写错我的名字,我就会弹起来,生气地回应:“我是小燕子的燕。”甚至,我还会把十六个笔画一笔一画地念出来,以示强调。
  回到家,我和妈妈倾诉了这个关于名字的烦恼。
  妈妈又像小时候一样搂住我,给我唱起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唱完,她对我说:“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春天。你这只小燕子喜欢这里的春天。想过吗?也许还有别处的燕子,喜欢别处的春天呢。”
  “别处的燕子,别处的春天。”
  我在心里重复了好多遍妈妈对我说的这句话。
  我好像懂了——
  艳,鲜艳的艳,好而长也。
  雁,大雁的雁,归雁洛阳边。
  焱,阳焱的焱,阳焱焱而复顾。
  滟,潋滟的滟,水光潋滟晴方好。
  焰,火焰的焰,烟焰雾雨。
  别的“yan”里,有别的爱,别的景象啊。
  又一个春天来了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于我而言,真正体会到“小燕子”的意义,亦是为人母的时候。
  每一位父母都在自己给孩子取的小名里种了一个希望,或许更多。
  我也不例外。
  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早早给孩子取了一个小名字。
  女孩就叫心甜意恰的甜,甜甜。
  男孩就叫英朗帅气的帅,帅帅。
  帅帅生出来的那天,我抱着软软糯糯的他,小心翼翼地捏起他的手放在我的手里。这温暖了我四分之一掌心的温度,瞬间传到眼睛里,传到嘴边:“帅帅——”
  “帅帅”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也是我每天喊一百遍的名字,看着他一天一天长本事,从翻身坐起到爬来爬去,从蹒跚学步到能说会道。
  爱他的心每天都在嘴里翻腾——
  “帅帅”“小帅”“帅宝”“帅蛋”“蛋蛋”……一天一个小名字,想起啥来叫他啥。
  有一天,我的孩子也问出了那个问题:
  “妈妈,我到底有幾个名字啊?”
  这句话瞬间把我击中,童年歌谣又一次落到耳边: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我不自觉地给帅帅唱起这首歌,就像当年妈妈唱给我听。
  “小燕子……年年……我……来……说……美丽……”
  帅帅第一次听这首歌,还不太会唱,但也像模像样地学着我,揪着几个关键词,哼了起来。
  再一次,我体会到了当年妈妈和我说的“别处的燕子,别处的春天”的另一重含义。
  这是爱的链条啊。
  有苗不愁长,我的苗也长大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长得比我还高的帅帅突然冒出来,他一眼就看到了字里行间的两个字“帅帅”。
  “妈妈,别把我的这个小名写出来。你让大家都知道我的小名,就像你没有化妆就出门一样。”
  又好笑又苦涩,“咔嚓”一声,心里一根链条断裂的声音。
  孩子是长大了,但他还没有长大到可以理解这一声声小名里最深沉的爱和感动。
  就像当年我也问过奶奶:“奶奶,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叫我小燕子?”
  孩子,不管你长多大,都是妈妈的“帅帅”“小帅”“帅宝”“帅蛋”“蛋蛋”……
  事实是,你越长大,越倔强。
  “出门别喊我小名,尤其是在我同学面前别喊啊。”
  我嘴上答应着,但是谁能阻挡一个妈妈自然流露出的爱孩子的心声呢?
  不让我在外面喊,我就在家里喊;不让我喊出来,我就把你写进书里。
  《三角龙是我哥们》里的蛋蛋就是帅帅。
  当我把书放到他面前,帅帅一看到“蛋蛋”就惊呼:“这不就是我吗?谁让你把我写进书里了?”
  嘴上还是那么执拗和倔强,可在别处我又听到帅帅自豪地说:“这书里的蛋蛋就是我,这故事可是我和我妈妈一起编的!”
  别处的燕子,别处的春天。
  孩子,我想你很快也能听懂这句话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别处的燕子又来到这里,带来了又一个四分之一的好时节。
  可是,心里的燕子、心里的春天,一直都在啊。
  燕子从来没有飞走过,春天一直住在我心里。
  【作者简介】张旭燕,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2021年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出版有幻想小说 《三角龙是我哥们》《蛋蛋的恐龙朋友》,童话集《爱吃故事的大怪兽》,绘本《故事前面的故事》等等。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主编图书有《小学二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小学生同步作文权威辅导》(1年级上册)等。
  责任编辑 / 吴? ? 沛? peipei41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