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诗词
文章内容页

好诗贵在反复推敲

  • 作者: 东坡赤壁诗词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200
  • 李孟书

      5月15日,我因事出差黄石,巧遇黄石市艺术学校唐乙先生。听人介绍,早知他律诗写得好。果然,一见如故,第二天他发一首《校园小立》我:诗曰:

      园中丹桂子离离,小立篱边正有思。

      漫染彤霞雏凤影,横吹玉笛半湖诗。

      琴箫每送多情月,粉笔勤书报国辞。

      乱起清歌惊宿鸟,长天雁阵看多时。

      此诗读来,颇有韵味。唐乙先生把读者带进了校园,贴近了身旁。这是园丁的抒怀,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收获。前两联好就好在,作者似乎在探求中,着意超越宋代宋伯仁和元代王冕两位诗人。因为那诗中有“小立”、有“牧笛数声”、有“玉笛横吹”。宋伯仁的《秋田小立》:“两间茅屋是谁家,浅水汀洲舞荻花。牧笛数声红日晚,自惭身世客天涯。”诗的精彩为前两句:静中有动。王冕的题梅诗《至今飞梦绕罗浮》中“春风淡淡影幽幽,玉笛横吹月满楼”,也更精彩,恬静悠扬。宋、王的精彩诗句,被后人流传至今。唐乙先生的“子离离”“半湖诗”,有韵味,有情趣,很典雅。特别是后两联:“琴箫每送多情月,粉笔勤书报国辞。乱起清歌惊宿鸟,长天雁阵看多时。”立意精彩,“雏凤”在园丁们的精心培育下,已变成“大雁”,便使“小立”在“多时”中升华,以一个“看”字,展现学生正像大雁展翅飞翔、个个成材的意象。

      好诗宜追求更好,不然,唐代诗人贾岛不赞许当下诗人的“敬业精神”。贾曾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改为“敲”。这其实就是诗改后的艺术效果。笔者以为,唐乙先生的诗,仍值得推敲的地方尚有四处:一是“园中丹桂子离离”有三平韵,当然首三平只要有拗必救即可,但要力求诗更好,须顺势而扩大意境,使人产生联想,应改为“园中桂子又离离”。“又”,在此诗句中有此之效果。二是“多情月”中的“多”字,可改为“抒”,则更好。三是“乱起清歌惊宿鸟”中的“乱”,似有煞整首诗之“风景”,应改“骤”。“鸟”应改为“雁”。四是尾联“长天雁阵看多时”,也应与前句一同来改为:“骤起清歌惊宿雁,排空远影看多时”。这四处稍微改动,其诗的意象万千,大气磅礴,诗的艺术效果同前就大不一样了。即:

      园中桂子又离离,小立篱边有所思。

      漫染彤霞雏凤影,横吹玉笛半湖诗。

      琴箫每送抒情月,粉笔勤书报国辞。

      骤起清歌惊宿雁,排空远影看多时。

      好诗贵在反复推敲。反复推敲出精品。校园诗和田园诗一样,都应讲形象思维,否则,就伤诗词风雅。诗人一生,如有一首或一句诗词流芳于世,我想这就属精品之作。愿唐先生再出好诗,再出精品诗作!

      (作者系东坡赤壁诗社副社长)

      本文标题:好诗贵在反复推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5448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最新被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