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华文文学》2017年总目录

  • 作者: 华文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5261
  • 【名家特辑】

      克服时代,排除时代的病毒刘再复(1.5)

      文学与时代韩少功(1.8)

      华语文学对中华性的接受与颉颃

      ——以马华文学为个案

      [马来西亚]许文荣(1.12)

      米家路诗学序刘再复(3.5)

      台湾“南部诠释集团”的多重面孔古远清(3.10)

      近著七序刘再复(4.5)

      高行健作品中的女性与道[香港]刘剑梅(4.14)

      不出新,毋宁诗[澳大利亚]欧阳昱(4.23)

      高行健:当代世界文艺复兴的坚实例证

      ——《再论高行健》自序刘再复(5.5)

      “自鸣失意”的富仁先生[澳门]朱寿桐(5.9)

      花果飘零,迎风自植

      ——程抱一对中法文学文化的融会与创新

      钱林森(5.12)

      【比较文学】

      冷战时期的欧华文学:忧患/裂变中演进与突围

      陆卓宁(1.21)

      离散主体的精神诗学

      ——重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许燕转(1.26)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内容:2005-2015

      唐书哲(1.37)

      澳洲土著诗人阿里·克比·艾克曼访谈录

      [澳大利亚]欧阳昱/崔钰炜 译(2.44)

      双语的错乱

      ——论欧阳昱小说《英语班》的移民困境

      [澳大利亚]陈贝贝(2.52)

      论《接骨师之女》汉译本的“无根回译”现象

      黄 越(2.58)

      美籍华裔诗人提摩西·于访谈录

      [澳大利亚]欧阳昱/崔钰炜(3.29)

      翻译本《几何原本》与中西数理思想之会通

      王宏超(3.33)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曾令存(4.48)

      林宝音小说《女仆》中的“神话母题”研究

      赵志刚(4.57)

      林语堂散文研究综述许小莉(4.63)

      “自我东方主义”之辨:一段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历史

      回望潘 雯(5.42)

      俄苏-日本-中国:“革命文学”的跨文化之旅

      [美国]马筱璐(5.51)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本

      ——读《香港三部曲》[澳门]荒 林(5.57)

      林语堂《瞬息京华》译本考

      ——兼议林语堂故居公布的“郁达夫译”

      《瞬息京华》之真伪与价值

      卜杭宾(6.28)

      西方乌托邦与“吾道其西”:王韬悖论式的文化心理图式

      ——以《漫游随录》为中心杨汤琛(6.46)

      【白先勇研究】

      大学场域中白先勇的文学存在

      [澳门]张志国(1.105)

      从本雅明“废墟”美学看白先勇《台北人》

      陈 红(1.109)

      【朱寿桐研究】

      汉语文学研究近著序言二则

      [澳门]朱寿桐(2.5)

      从清如流

      ——读朱寿桐的散文集《从俗如流》

      汪应果(2.12)

      朱寿桐散文的文化情怀[澳门]庄文永(2.16)

      【理论前沿】

      福柯“异托邦”在汉语世界的语义分叉、创生驱力及理论

      反思肖炜静(6.53)

      “文艺学批评”的理论构建郑惠生(6.62)

      【华语电影研究】

      演员李洋访谈录[澳大利亚]欧阳昱(1.45)

      论《风前尘埃》和《KANO》殖民遗绪朱云辉(1.50)

      牛津在线参考书目“华语电影”

      [美国]张英进/张慧瑜 译(1.57)

      论侯孝贤电影美学的隐性基因

      吴学峰 方 忠(3.87)

      于乱流中自我塑造: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身份主题

      蓋建平(3.93)

      从文字到图像:《刺客聂隐娘》的人物形象解读

      张春华(3.102)

      香港枭雄片:传记伦理、揭黑叙事与香港精神

      赵 轩(6.86)

      电影《一念无明》的本土诉说[香港]李仕芬(6.92)

      【华语语系与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的前世、今生与来世陈贤茂(2.20)

      华语语系文学研究述评张森林(2.24)

      “本土”如何“跨国”

      ——当台湾文学遇上华语语系

      欧阳月姣(2.38)

      【微信与华文文学】

      干货、诗话及“口炮协会”

      [澳大利亚]欧阳昱(5.24)

      微信与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及相关问题

      颜 敏(5.36)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论英培安的身体书写[新加坡]张松建(1.72)

      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

      贾颖妮(1.86)

      论淡莹作品中的“新”华性朱崇科(4.67)

      边界超越与世界游走

      ——以黎紫书微型小说的“世界意识”为考察中心

      胡星灿(4.80)

      【港澳文学研究】

      论蔡珠儿散文的主题延伸与收拢

      [台湾]钟怡雯(1.93)

      黄碧云90年代中短篇小说的悲剧哲学

      江 涛(1.99)

      当代武侠小说侠隐结局的人类学考察

      ——以金庸武侠为例李 巍(4.116)

      练文以析其辞,观象以综其理

      ——评凌逾《跨媒介香港》王 瑛(4.124)

      夜凉苦绿:游历与诗艺之途

      ——以温健骝为中心的考察杨君宁(5.77)

      徐訏与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学批评闫海田(5.87)

      影像化语言的“后情感”危机

      ——以李碧華小说语言为例罗钱军(5.93)

      求真求新的澳门文学研究

      ——评《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

      副刊(1999—2009)》古远清(6.116)

      飞翔·女性·城市

      ——《飞毡》:家族史的另一种“喜剧性”写法

      [香港]乔 敏(6.119)

      【北美华文文学研究】

      中国形象与西方想象

      ——解码西方世界的裘小龙侦探小说热

      李时学(2.108)

      论魁北克华人文学及其地域特征赵庆庆(2.117)

      夏济安及其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述评

      王宇林(2.124)

      【台湾文学研究】

      日本经验与台湾经验

      ——论台湾早期乡土小说的两种叙事

      (1920s-1940s)余荣虎(4.86)

      论陈若曦佛教小说的人道主义底蕴申明秀(4.94)

      大历史场域下的多重个体言说

      ——蒋晓云小说论司方维(5.100)

      逃亡·反抗·间离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陈翠平(5.105)

      山经海纬,诗性世界

      ——论杨牧《奇莱书》的诗性写作

      郭 垚(6.99)

      政治认同还是文化乡愁?

      ——眷村文学再考察李竹筠(6.109)

      【欧华文学研究】

      论余泽民小说《纸鱼缸》的创新艺术

      计红芳(4.103)

      人性的拷问与探寻

      ——论老木的长篇小说《新生》

      胡德才(4.110)

      【文本调查】

      从《小团圆》看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首作帝 郭 爽(1.118)

      张翎长篇小说《阵痛》再论刘 云(1.124)

      从草稿到定本

      ——黄碧云《烈佬传》的生成研究

      [香港]李仕芬(3.45)

      个人在开放时代的困境

      ——论薛忆沩《白求恩的孩子们》

      冯新平(3.54)

      一篇被忽视的现代小说

      ——评夏济安的《传宗接代》孙连五(5.110)

      闵安琪《红杜鹃》中的“文革”书写唐书哲(5.116)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以包柏漪《春月》为研究个案

      张 怡(5.122)

      【汉语诗学】

      论泰华诗人曾心小诗的艺术魅力周 萍(2.97)

      生命意识在汉字构形中的显现陈 虹(2.103)

      梦想的维度与诗意的空间

      ——傅天虹诗歌研究孙晓娅(3.60)

      语言之网:白萱华诗歌中的感知与概念

      刘立平(3.65)

      试论香港古典诗社“璞社”之发展及其诗派趋向

      [香港]董就雄(3.70)

      【汉语新文学研究】

      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文学品格王海军(6.72)

      逆向书写“中国佬”

      ——论《扶桑》中的华人男性英雄形象

      盖建平(6.77)

      【域外汉学】

      日本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1882-1912

      赵 苗(2.64)

      台湾的瞿秋白研究汤淑敏(2.72)

      瑟南古的东方视野

      ——《中国历史概述》中的华夏文明镜像

      陈 沁 钱林森(4.29)

      从当代中国几次文学论战看理想的文学批评之建构

      [香港]徐 全(4.35)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荒诞”内涵与谱系

      [香港]祝修文(5.62)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

      翟 猛(5.71)

      【性别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以陈玉慧的《海神家族》为中心

      杨君宁(2.77)

      “国母教育”下的叛徒

      ——民初女性“独身小说”现代性浅析

      [澳门]杜 敏(2.83)

      再论台湾的酷儿书写:颠覆或妖化

      曾丽琴(2.90)

      【女性文学研究】

      日华女性散文创作评述

      许爱珠 谢晶晶(3.107)

      从此岸到彼岸

      ——论凌叔华《古韵》的跨文化书写

      章元羚 汪云霞(3.113)

      她向英语世界这样介绍中国

      ——分析严歌苓小说《赴宴者》的叙事伦理

      董 娜(3.119)

      【重返八十年代】

      话剧的八十年代林克欢(6.5)

      八十年代的一封信

      [澳大利亚]欧阳昱(6.11)

      高行健年谱(1981 41岁)

      庄 园(6.17)

      (黄洁玲 整理)

      本文标题:《华文文学》2017年总目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7829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