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

  • 作者: 读者欣赏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347
  • 雕塑家何鄂

      在慶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心向党,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84岁高龄的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的深情赞歌,也是陇原儿女致敬百年峥嵘岁月的心声表达。

      这次展览共展出何鄂先生不同时期的“红色经典”雕塑作品26件,有代表性的雕塑图片56张,基本上反映了何鄂先生“红色经典”雕塑作品的最高水准,展示了何鄂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心灵轨迹,彰显了一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高贵的品格。

      何鄂先生作为党培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女雕塑家中的杰出代表,其艺术人生富有传奇色彩,创作风格独具魅力。她的作品集中国多元民族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风格于一体,集东、西方艺术元素于一体,集中国东、西部地域文化特色于一体,集室内架上雕塑艺术与室外环境艺术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血战高台花岗岩 1996年作品表现的是1937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攻克高台的故事。

      绣花女铸铜 1988年作品表现一位盘腿而坐、认真刺绣的农家女子,人物形象简洁、概括,富有张力又不失柔美,独具东方韵味。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1952年至1955年,何鄂先生在西北艺术学院学习,从此心中便埋下了一颗“艺术为人民”的金色种子;1962年至1974年,何鄂先生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期间,这颗金色的种子在民族文化的母体里得到孕育;1978年至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这颗种子终于开了花、结了果。

      在甘肃的60多年里,何鄂先生沿着前人的足迹,不断地创作着。她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牢记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为历史立传、为民族雕像、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深情青铜 1997年作品表现了一位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在狂风之中全力保护烈士遗孤的感人瞬间。

      巨匠青铜 1979年看永恒巨作,念无名巨匠。作品表现的是默默贡献的艺术创作者形象。

      解放兰州 支援前线1975年作品由两幅长约50米的浮雕组成,再现了解放区各族人民支援前线、迎接兰州解放的历史画面。

      

      鸟语青铜 2013年少女与鸽子相依相偎,表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祝贺汉白玉 1979年作品刻画了东西方两位女子深情拥抱的瞬间,寓意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黄河母亲花岗岩 1986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者通过《黄河母亲》雕像,寄托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

      作为一名女雕塑家,何鄂先生以超人的毅力、过人的魄力和惊人的体力,创作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雕塑作品。矗立在兰州黄河之滨的《黄河母亲》雕像,是何鄂先生的经典作品,已被载入中国雕塑的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目前,全國有20多个省(市、区)伫立着何鄂先生创作的200多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思想精深、技艺精湛、制作精美,像多彩的图画、铿锵的诗歌、飘逸的舞蹈,成为传承文明、启迪心灵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心向党,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激励和前行的动力。希望星辰粗陶 1980年作品表现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草原之子粗陶 1992年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纯朴、天真的藏族儿童与羊羔亲密嬉戏的场景。山河综合材料 2001年

      作品讴歌了爱国战士驻守边疆、守卫祖国山河的崇高精神。

      疫·志愿者综合材料 2020年作品讴歌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爱心和温暖筑起坚固防线的奉献精神。

      疫·肖贤友综合材料 2020年作品意在致敬平民抗疫英雄——肖贤友。这位年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生命垂危之际,艰难地写下遗言:“我的遗体捐献国家!”

      疫·春雷综合材料 2020年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出生时的啼哭犹如一声春雷,为人们带来希望。

      本文标题: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8942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