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银,蒋雅竹,阳桂春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6)
1 高校图书馆与传统文化推广
1.1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中的责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3]。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及当代意义,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发展理念,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和内容,顺应时代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图书馆活动相融合,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校园中展现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让学生在充满创造力的氛围下受到教育[4]。
1.2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中的优势
1.2.1 高校拥有多个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兴趣爱好为中心,自发自愿加入而组建的团体,在校团委、社团联合会或社团总会等组织机构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运行,具有会员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活动灵活多样化、爱好和目标一致性等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承载着重要作用[5]。高校图书馆可依托学生社团,发挥广大学生的力量,结合社团的发展,融中华传统之精髓入社团特色活动,承华夏之文脉于校园,是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1.2.2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氛围。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包括纸质藏书和电子藏书,并能登录CNKI、万方、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SCI等中外文数据库,是巨型的知识宝库,也是储藏、研究和追溯传统文化的最佳地点。同时,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能起到熏陶、激励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文化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6]。
2 学生社团在传统文化推广上的优势
冯友梅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有以下特点:组织形式具备自发性,社团群体组织具备整合性,社团活动具备灵活性,体制结构具有松散性,参与成员具有广泛性[7]。这五个特性为我们依托学生社团创新传统文化推广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社团在传统文化推广上具有以下优势。2.1 主动性
由于学生社团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愿选择参与的,因此,在与社团相关的项目上学生具备一种天然的主动性。将社团活动的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比起教师设计方案学生接收的模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高。根据每个社团不同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推广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开展自己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的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可谓事半功倍。2.2 创新性
相较于年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都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和馆员,学生社团成员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敏锐、个性十足,因此,在各种活动的方案设计上创意不断,他们了解自己的同龄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迅速吸引同龄人的注意力。面向建筑生命期的BIM数据管理的概念模型设计…………………………………………… 张金牡,卢文龙(7-245)
2.3 广泛性
学生社团另一优势在于不同年龄、专业、层次、性别的同学都加入其中,因此,广泛性和号召力较强。而且,同一学校的各个社团、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社团也时常联系、合作,这为扩大传统文化推广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3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创新推广传统文化的实践
3.1 与学生社团的深度融合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长期与学校多个学生社团保持密切合作。其中,读书协会、风吟朗诵者协会是依托图书馆创立的社团。读书协会成立于2010年,学校三个校区均设有分会,每年的在册会员超过200人,每年协助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入馆引导,参与组织或协助举办各类主题书展、线上线下好书推荐、“以书汇贤”系列阅读分享会、“光影书声”系列经典影片鉴赏等活动。同时创设了多个社团品牌项目,包括阅读马拉松、书目检索大赛、百科知识竞答、主题征文比赛、书评撰写、图书漂流等[8]。
风吟朗诵者协会成立于2018年,旨在用声音推广经典阅读,指导教师为图书馆馆员。社团成立以来,协助图书馆开展“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朗诵大赛、户外闪读活动,并定期录制经典美文朗诵配以书籍推荐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QQ等推送,定期面向全校读者举办朗诵、主持技巧互动交流会。
除了2个依托图书馆创立的社团,图书馆还与学校其他多个社团,如晨光文学社、书法研习会、未晏汉服社、汉字时空·社、手工艺协会等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图书馆为社团无偿提供场地支持和设备资源,鼓励社团举办与阅读和文化体验相关的各类活动,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的主旨,在活动的主题策划和内容设计上给予一定的指导。社团则积极配合图书馆开展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图书馆与学生社团的优势互补、互助发展。
3.2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与社团联动推广传统文化的实践案例
3.2.1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传承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依托学生社团力量,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结合多个传统节日,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认同、弘扬中华美德、学习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节,图书馆牵头策划该活动,读书协会、风吟朗诵者协会、汉字时空·社等社团参与组织及演出,通过节日起源介绍、诗文诵读、话剧表演屈原的故事、手工制作端午香囊等形式开展。全校师生可自由参与,加入互动。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每逢中秋节,图书馆与读书协会联合举办传统猜灯谜活动,图书馆提供经费与指导,读书协会负责策划和宣传、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在校园里的林荫道或操场举办,集观赏、娱乐、学习于一体,选取蕴涵高雅文化的谜面悬挂在灯笼下供学生竞猜,猜中者可获得文创产品作为纪念品。每年参与学生逾700人次。
“我们的节日·春节”以及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冬至等,图书馆组织读书协会、风吟朗诵者协会、晨光文学社开展诵读、网络知识竞答、实体或电子书籍推荐、主题电影观影等活动,吸引全校读者关注和参与。活动结合相关主题图书讲解,让学生重拾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亲近的同时,不忘阅读。
3.2.2 以体验为核心,举办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活动。较之用讲座、座谈形式单纯地讲述传统文化,举办以互动式体验为核心的活动,更能使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感”,让纸上的文字鲜活灵动起来,阅读与体验相得益彰,深入人心。
每年“9·28”孔子诞辰日,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举办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文化体验活动。2016年,举办“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现场比拼活动,约200名师生参加,学生通过参与诵读,深入了解中华诗词歌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017年,举办“读《论语》、知礼仪”活动。由图书馆策划组织,多个社团约80人参与,融合了舞蹈协会的《礼仪之邦》舞蹈表演及礼仪示范、读书协会的《论语》诵读和讲解、汉字时空·社的传统茶艺演示等形式,同时邀请校外知名学者进行吟诵指导,在场观众互动参与,齐读论语,学习吟诵方法和传统礼仪。2018年,举办“传统插花”体验活动。由图书馆策划,读书协会、手工艺协会承办,宣传组织协会会员及全校读者约100人参与,邀请专家现场教授传统插花知识,参与者互动体验,活动结束后插花作品在图书馆内展出。2019年,举办“传统文化创意展示暨校园闪读活动”。由图书馆策划组织,八大学生社团联合承办,在学校社团招新日当天,以快闪的形式,将诗词诵读、古诗改编的古风歌曲弹唱、传统乐器表演、汉服展示、古典舞表演等节目相融合,在校园广场暨招新点举行。这些活动以时下流行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学生均可自由观看或加入表演、亲身体验。
图书馆还根据各合作社团的性质和优势,举办既具有社团特色,又蕴涵书香气息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与手工艺协会联合举办中华传统剪纸、传统手工活动,全校读者自由参与。图书馆提供场地、经费和方案指导,社团会员负责活动宣传推广,并做活动介绍和示范,现场教参与者制作。与晨光文学社联合举办“以诗邀约,笔尖对话——书信漂流活动”,图书馆提供场地、经费与方案指导和宣传,社团负责组织和执行。参与活动的读者把自己的阅读故事或心情感悟写在信上,投入信箱,并抽取一句诗词记下,通过诗词的上下阕交换给另一位读者。与书法研习会合作开展“墨香书年华——接力抄写国学经典书籍”活动,图书馆负责方案策划、宣传推广、书籍选取、提供场地和物资,社团负责现场布置及组织会员和校内读者参与。活动相继选择《诗经全集》《唐诗选集》《花间集》作为抄写书籍,参与者从书籍第一章内容开始抄写,抄写篇幅不限,抄完后下一位同学接着往下抄写,直至抄完整本书。
此外,还有与读书协会联合举办的汉语听写活动,与汉服社联合举办的传统颂月体验、香囊制作活动等。
3.2.3 利用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推广方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阅读、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阅读和文化传播具有碎片化、个性化、交互性和主动性较强等特点,把握这些特点,突破图书馆原有的推广方式,能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更具时代感。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与社团联合利用学校微信、QQ、社团微信及校全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每逢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撰写节日相关介绍文章或转载经典原文,组织读书协会会员推荐相关书籍,配以风吟朗诵者协会会员的诵读,编辑成推文在各平台发布。2018—2019年,共计发表此类推送48篇,累计点击率10 491次。建立阅读分享群,三个校区阅读分享群成员超过 1 500 人,由图书馆馆员和多个学会会长担任管理员,在群里引导读者分享诗词、书法及阅读感悟。
开展各类现场活动时,图书馆组织拍摄、制作成微视频在校内各新媒体平台宣传,扩大推广传播范围。2019年的“传统文化创意展示暨校园闪读活动”开始前由承办及参与的8个社团录制“先导片”推送,为活动预热。在活动过程中,邀请航模协会进行航拍,摄影协会安排3个摄像机位进行不同角度拍摄,随后制作成vlog分别在学校和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播出,累计点击率 2 011 次,并被学生们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广泛转发。
2019年底,图书馆与读书协会、风吟朗诵者协会、摄影协会等联合推出“原创视频读中华经典”活动,图书馆根据《清华大学荐读书目》(胡显章著)选取中国文学名著、中国文化名著,引导社团会员融合手绘、板绘、影视素材剪辑、真人表演等形式推荐名著,或展现名著片段,制作成创意视频,在学校各新媒体平台传播。社团会员还在微博、抖音等大学生经常浏览的平台注册以社团为名的账号,上传这些原创视频。
3.2.4 在图书馆内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以空间、环境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每年“9·28”期间,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均在大厅举办国学主题书展,配以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的海报、中式桌椅、屏风、茶具等作为书展布景,增添国学文化和艺术氛围。海报、布景由图书馆和读书协会共同完成。开学季,图书馆与汉字时空·社将大厅布置成传统书院的风格,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的文创作品作为装点,打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感,激发新生入馆和阅读的热情。
图书馆在一楼进行了空间重塑,将原来的一间普通库室改造成“书香吧——经典阅览室”,精选馆藏中华经典历史、文化、文学等书目置于该阅览室中。同时,在阅览室内摆放笔墨纸砚和毛笔、硬笔字帖,供读者自由练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