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首先向大家推荐两位发表不多,但诗歌质地很好的生于70年代的诗人,臧北的诗有着冷静的语调,简洁、切中要害的概述式叙述方式让人印象深刻;马拉的诗有很不错的抒情性,写作小说让他对细节处理和语句之间的切换都很出色。杨邪的一首长诗是对一只挂钟的反复叙述,很有特点,同样可以看到一个小说作家从事诗歌创作时相互间的影响。亚楠、桑地诗中都有对生活的那片土地的记忆,亚楠书写的质朴、温暖、合在一处显得丰富,桑地的书写更多是面对时间,是流逝和怀念。洪波的“秋声”偏向于传统的抒情,里面颇有一些民歌的味道。(江离)
  我厌弃过人世
  但现在我又爱
  我一边厌弃一边爱
  我也是这样对待生活的
  我一边诅咒
  一边又贪婪地把它拥有
  我的邻居们甚至变本加厉
  去偷来更多的生活和爱,所以
  他们常常陷入爱的狂暴中
  欢快的歌
  我朝雪白的搪瓷马桶里小便
  哗啦啦——
  它唱起了欢快的歌
  就像我们
  欢快地接受了我们的疾病
  而上帝也会欢快地接受我们,这些坏透了的人
  也 许
  也许上帝只存在一部分
  也许他的声音散在风里
  他的耳朵散在花里
  他的呼号和眼泪,在一场一场雨里
  他的爱,没完没了的爱,在星空
  他的脚臭,在工业区的烟囱里
  也许上帝只有一只眼睛
  他躺在阁楼上,用另一只眼睛
  想事情
  也许他会想起他零散的
  分散了的一生
  他没有追求过完整
  每天都有人去死
  在医院
  每天都有人去死
  去尝试过一种新生活
  每一个
  悄悄的
  溜出门
  生怕弄出一点点动静
  而且
  把外套、肉体、钱包全都扔在病床上
  向我们表明他的决心
  无 知
  我们满足于无知
  不仅对善
  也对痛苦和恶
  这样我们的字典里就不会被新的恶所占据
  我们的后辈也就不会屈从于一种
  由来已久的恶的知识
  回忆录
  他一生都跌在爱的泥坑里
  爬不出来了
  在他的晚年
  他甚至没有晚年
  他跟一个女人
  孤独地结了婚
  然后一个人挣扎到死
  他信仰基督
  但基督让他痛苦
  傍 晚
  1
  上帝开始慢慢收回他的光
  他累了
  他需要睡眠,以便
  重新爱这个世界
  2
  一切都在黑暗中重新开始
  为了证明这一点
  在临睡前
  上帝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我爱你
  我需要写一篇论文吗
  来论证爱
  来论证你,我
  我们
  爱像一个怯懦的年轻人
  在深夜
  敲过我的门
  (我没应声
  我不知道,那陌生人
  会带来
  什么样的厄运)
  我需要写一篇论文
  来论证爱吗
  你看他多危险
  上帝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我需要制造另外一个银河系
  来推演
  并且要另外的我们
  来做试验
  作者简介:臧北,男,1977年生,苏北人,现居昆山。endpr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