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诗词
文章内容页

地貌写意

  • 作者: 散文诗(青年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764
  • 江锦灵

      盆 地

      顾名思义,盆状地形,仿佛嵌入大地的摇篮。摇篮里酣睡着最幸福的人群。

      四周高(山脉或其它山地隆起带),中部低(平原和丘陵)。就像幸福,往往也面临最危险的挑战。盆地,有完全型盆地和非完全型盆地之分。恰如人生,美滿与缺失各行其是。

      波斯湾盆地,松辽盆地,一个个硕大的油桶,人们争相舀一舀,为扩张的工业止渴,为拥挤的世道润滑。

      盆地,是工业的宠儿,恰如平原是农业的宠儿。

      盆地的孕育与形成,惨烈无比。经过地壳运动,经过挤压和拉伸。大地经历过痛苦的分娩,一部分向下,一部分向上,这是最初的格局,也是最初的不平等。

      丘 陵

      游击于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时时都不被看好的一股势力,却永远消灭不了。

      丘陵,大地的皱褶。被近视的我,总看成一朵朵大花。

      各种果树和山茶,举起绿色的旗帜。亦如居家观看云卷云舒的老人,恬淡面对大地的起落。忽而高原,忽而盆地,具象出人生的起落。

      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哈萨克丘陵,惯看秋月与春风。如一位位智者,在夹缝中,曳孤舟,觅得一处桃花源。

      高 原

      大地的伟丈夫,雄姿绰约,睥睨万物,被称为“大地的舞台”。长期连续的大面积地壳抬升运动,助其拔节。高原,是大地的动词,异军突起。

      南极高原、巴西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南非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这么多的舞台,人间该有多少悲喜剧要上演!由远而近,从古至今。

      高原,高处不胜寒。唯有身体力行之人,方能吟出哀民生之多艰。高原的雪,是雪,是冰冷的平铺直叙,把时光的核和童话裹了一层又一层。

      童话,往往在高原脚下,在暖炉融融的氛围里,细读慢品。

      如果暂忘某个章节,风或夜色会适时提醒,推开窗。

      平 原

      低眉,以便顺眼。

      浩浩荡荡地坦诚相见,陆地的主力军。温饱安康的一马平川,峰峦俯视,江河觊觎,众生小心翼翼地驰骋。

      分高低,不分高下,各持坡度和繁华。

      不惧挑衅与吞噬,反倒以江河为邻。愿以峰岭之间的缓冲,满足于四平八稳的叙事。一首广袤而润泽的主旋律,终年秉持。

      平原的方阵里,我们常将冰碛平原、冲积平原、海蚀平原、冰蚀平原等悍将如数家珍。而冲积平原,可谓直隶军队。乃时间的作品,世俗最常见的修辞。

      平原的割据,由来已久,习以为常,算不上原则上的政变。管它什么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也管它什么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只要低于人间烟火,只要烘托行进的脚步,哪怕来几次暴动,也变更不了人们对土地弯腰与匍匐的姿势。仿佛土地在上,受生灵们一拜。一拜再拜,一生的拜。

      因为坦荡与宽广,故而历史的画卷,多半在此展开,或席卷。

      山 地

      以较小的峰顶面积为赌资,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为自尊,区别于丘陵。

      群山层叠,是凝固的波澜。它们往往群居一起,形成大家族,自立为王。

      起伏大,坡度陡,沟谷深,多呈脉状分布。易守难攻。野史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弥新。

      一座山,从上到下,分为山顶(山脊)、山坡和山麓三个诸侯国: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形状有平顶、圆顶或尖顶,形而上,把日月过滤到世间;山麓最亲民,是山的最下部,往往和平原或谷地相连,最关照民生,但两者之间时有明显的转折;山顶和山麓之间的斜坡,就是山坡,终年完成上传下达的使命。

      直形的、凹形的、凸形的和阶梯状的,不一而足。

      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落后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

      本文标题:地貌写意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3490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最新被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