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诗词
文章内容页

祥云记

  • 作者: 散文诗(青年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327
  • 蓝狐

      1我的心足够小,装不下水目山的松涛、鸟鸣、塔林及寺院。

      木鱼声声,经幡飘扬,我不知道该记住什么或该忘却什么?

      我喜欢随意,随性,放任心中的事物,任其大浪淘沙。

      我也从不说美好,那个空洞和虚无的词,像瓷娃娃,总担心他会一触即碎。

      雨,总是如影随形。

      而春日葳蕤,从山脚的一棵三叶草开始,然后是一簇簇、一片片的庞杂植物;抑或从半坡上的一棵千年元江栲开始,只需一棵,便可浓阴蔽日。

      2登高而远眺,我不敢说一览众山小。

      水目山真的不算高。膨胀的是私心杂念,以为一伸手,就可触到云。

      那些乌云、白云、七彩云,在枝头,在你的周围,環绕你,簇拥你。

      其实,它们不外乎都具有虚无缥缈的本性,诱惑你的同时,又远离你。

      我不为烧香拜佛而来。

      不烧香拜佛,并不代表我的心没有敬畏。

      比如寺院后那株百年山茶花,在清风里盛开,旁若无人。

      三两朵快要凋零的花朵,也从容不迫。

      为此,它已历经了多少月缺月圆?

      又比如不远处的那口古井,虽看不到深处的清幽和深邃,却仍有汩汩的泉水,于地下兀自翻腾。

      我甚至还敬畏那些跌落的松针,墙角忙碌的蚂蚁,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开花的树,包括置于荒野的残破土墙,那耀眼的褚红色,犹如血液瞬间凝固。还有偶尔经过的鸟,我都相信,它们具有深深的佛性。

      在清风明月的夜晚,水目山又该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大自然总是昼夜不停地制造惊喜,纵容我们无尽的贪意。

      于是,我在这里,也必然路过这里。

      3而云下的青海湖,渔舟点点,恍惚间,竟分不清渔船是行走在水里,还是在云上?

      此时,有多少颗雨珠跌落,就激起多少圈涟漪。那弯浅浅的水,无形的水,多像梦的羽翅呵,在闪亮中斑斓。那粼粼的波光,此消彼长。

      纵然不见杨柳依依,荷花争艳,却也水天一色。

      这样的日子,所有事物互为风景。

      湖堤和远山的轮廓,宛如流淌般柔媚,徜徉在云下的,是风,是行人,或悠闲,或匆匆。

      三五成群的水鸟,以及在晒经坡上故作展翅欲飞状的闺蜜,是什么,令她们如此快乐?

      村庄则似宽厚的老人,安详地注视着一切,不言不语。

      偶尔有阳光洒落,但稍纵即逝,我们竟为这阴翳天空下的一点点光亮,欢呼雀跃。

      一株株无骨的海藻,不计较水质、地域,一味朝着天空攀越,朝着明亮的方向延伸。

      任风吹,沿着弯弯曲曲的湖堤。“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而此时,我只需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忠实的记录,收纳,或深埋。

      4以湖为镜,我找不到我。

      水里是青山,是云,是恒定和流动的事物。

      我不能赖着不走,作为路人,也做不到流云般的无羁和轻盈。

      啊,青海湖,我竟企图在你的身边寻找谜底。

      黄昏是多样的,即便少了残阳如血,却同样辉煌。你看,暮色汹涌而来,逐渐吞噬山影。村庄和树木,那些有形的具象物体,都在缩小中消失。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一点点变大,逐渐汇成一曲雄浑的交响乐。

      哦,稍安勿躁!

      我的朋友,我们需要学会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纯净声音。而远处的灯光,则有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换个角度,却又像星光浮于水面。F14F24DF-D4F3-41E6-845F-646E9BC67639

      本文标题:祥云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3534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最新被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