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大国非遗工匠潘启慧:头发丝上书写“琵琶行”特约

  •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274
  • 刘志新

      其他适用话题 热爱;创新;骄傲;成长

      人物时事速递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核舟记》的开头,讲述了一位能在很小的东西上雕刻的手艺人。而潘启慧就是这样一位“现代版的奇巧人”。潘启慧是一名微雕大师,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内,能刻2万字。曾在4根银色头发上,刻了一首长达630字的唐诗《琵琶行》;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象牙上仿刻《清明上河图》全图,这份作品不仅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些作品让他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17年又为他赢得了“大国非遗工匠”荣誉。

      人物素描 勇于求变

      以前的微刻作品基本上都是素色,潘启慧觉得“有颜有色”更精致,于是自制宝塔形畫笔,尝试为微刻作品着色,现在这已经成了他在微刻领域的多项“绝技”之一。他在一块20多厘米长的猛犸牙片和两张镶嵌小叶檀形成的臂搁上,用甲骨文、金文、楷、行、篆、隶、草等各种字体的7000多个汉字,集成反映中国书法演变史,荣获“全国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凤凰金奖。他的《八十七神仙卷》,也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金奖。

      【微写作范文示例·专注】身担大国非遗工匠,刀刻小处惊艳文章。微雕大师潘启慧,用奇思、神技,让你我心里的不可思议变成大家眼前的精巧绝伦,众人口中的啧啧称奇。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潘启慧对微雕艺术的热爱与专注。

      本文标题:大国非遗工匠潘启慧:头发丝上书写“琵琶行”特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6299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