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诗词
文章内容页

桐庐画意(组章)

  • 作者: 天津诗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330
  • 风荷

    画中芦茨

    漫步,隐入这片土地的静。
      破土而立的芦茨,忘记身体里的四季,拾起一路的从容。油彩里浩荡的风,吹着刚劲的笔力,穿透画布。
      访问野性的山。神清气爽,环佩叮当。
      访问古民居。古巷,古桥,宗祠,把栏杆一一拍遍。墨迹落入画面,一声声鸟鸣溅起,是锋芒毕露的。
      芦茨,芦茨。
      富春江在此拐弯形成江湾。
      可与晚唐诗人方干佐着月光下酒;可读李可染、叶浅予、林语堂泼墨之雄浑。梦境,熏染故事的跌宕起伏;美好的思绪,随鸟鸣飞舞。
      而我只想做鼓掌之人,倚在窗口。
      听村民们拉二胡,吹口琴……画框之外,伟岸的桐树枝繁叶茂。
      容天下之美,在桐庐,在时光的流水里。
      鼓角争鸣已远。安静的芦茨,是停歇于晨光的蝶,诗画里的蝶。

    在桐君山

    一条江,养心在桐庐。
      桐树,桐君老人,桐君山,桐庐县。人因树得名,山因人得名,县因山得名。名与人融合,山与树相依。
      桐君山有桐君庙,睢阳公庙,白塔,四望亭,凤凰亭,竞秀阁……现在一一拜访。
      感谢一座山给了人间一剂良方,桐君老人留下《桐君采药录》。
      有黄帝时的气度。
      药谱是完整的,草木有心,治人间疾苦。
      药香以仙人精气,煎以高山流水。
      桐树开出的花,是画家调好的油彩。大地这张画布,最迷桐庐这角。不是抽象的技法,印象派的构思。而是水墨山水,笔法灵动。
      狼毫的章节派生出人生的波澜壮阔。
      现在一座山上全是药膳的气味,蜂蝶萦绕,把欢笑植入桐庐的骨髓和肌理。
      现在安康归登山者所有,我亦爱上这样的人间。
      没有雾霾,没有污染,有不可多得之美。

    圆通禅寺听禅

    佛殿巍峨,盘坐山谷。
      拢翠的女子,是你也是我,以江南般的婉约,居于圆通。闻禅的寺,从唐代贞观八年走来。
      梵音袅袅,香火缭绕,寺庙被誉为佛教胜地,浙西普陀。
      虔诚地走入寺里,我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派沃野,没有荒草,更不是废墟。
      “圆通禅寺”四字,意达理顺。春雷贯穿而去。风吹禅意,落地无声。我双手合十,由佛引领,用慈悲缝补人生缺憾。
      也默默地在身体里筑一条理想的通途。钟声起,木鱼声声,让路边的狗尾巴草摇曳出诗情。
      而后在经声里打坐,关心人间疾苦。在桐庐,山有骨,水有魂,每一记钟声里都有辽阔而悠长的禅意。
      晨钟暮鼓,时光安详。刀剑早已消隐于江湖。
      明月朗照,我在内心,建一座静心的庙宇。

    龙门湾,今夕何夕

    一湾天然,于富春江的怀抱。
      循着“一夜鸬鹚滩上泊,晓烟啼彻画眉声”的诗句进入。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视为知己。
      水的深处,岩石侧身而起。五彩霞光,一脚下去,踏响历史的厚重。
      游一抹寂静。
      空气里有刘秀、范仲淹、苏东坡的笑声,流水里有谢灵运、李白、陆游、李清照的倒影。时光交融,古今更替。
      我欲与古代的名人雅士一一握手,谈笑风生。
      在桐庐,在龙门湾。流水低吟,季节葱茏。一场场花事,紧锣密鼓。
      目光迎着鸬鹚的叫声而去。
      桨声窈窕,水声修长,在浓墨重彩的画布里,鸬鹚灵巧捕鱼;夜晚望渔火星星点点,万物静默如谜,隐约有渔歌远来。
      青山如黛,江水如练。
      太平盛世,人在桐庐画中游,不知今夕何夕。

      本文标题:桐庐画意(组章)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7302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最新被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