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新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邵府中心小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孙亚新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邵府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义为“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三年级的习作起步教学几乎影响到一个学生他一生的成长,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责任特别重大。同时,如何做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又让我们更多的语文老师感到困惑,那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究竟应当如何展开?就我向他人学习与自己实践摸索的结果,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然地走进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让学生在“玩”中“写”。玩是学生的天性,“玩”不但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习作的素材,并引发他们想写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学生好好地玩,并引导他们在“玩”中“写”。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第一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时,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们玩捉迷藏、打羽毛球、打篮球、打乒乓球、丢沙包、跳绳等多种游戏和活动。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戏或活动的规则是什么,自己是怎么玩的,自己在游戏或活动中有何感受等等。务必语句完整,说的越细致越好。同学们在听完后,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发言者提问,发言者思考后要给予回答。口语交流后,我再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习作。这样学生通过活动,他们既有具体的材料,又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写起习作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从“玩”中学“写”还能使他们感受到:写作并非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乐事。
2.让学生从“画”中学“写”。
小学生都喜欢看图画、画图画,而且又乐于想象。根据这一特点,在习作教学中,可以给孩子们看一些色彩鲜明、内容比较丰富,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的图画。如语文书中的插图,学生画作中的优秀作品等,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引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动笔习作。习作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品评,让同学们在同伴的身上,学习到习作的方法。
3.让学生在“动”中学“写”。
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学习“科学”这一学科。在科学课学习中,同学们逐渐学习制作科学小制作,参加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在这些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活动的过程。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的表现,制作或实验的流程,制作或实验的结果等。这些他们亲力亲为的活动,对他们充满着无限的诱惑与情趣,也让他们有较深的感受,所以表述、写起来会很顺手,很有趣。
二、教以确实可用的写作方法,把欣赏、学习、仿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今年暑期教师培训中,我县优秀教师李志刚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培训了《如何教孩子写作文》。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种教学作文的方法,并将他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用U盘拷贝下来。在三年级上册第二次习作教学时,我有目的地播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片段,与学生共同学习了如何写自己。之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李老师班上同学们的作品,我找同学读完后,联系作品简要讲述了写作的技法。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津津有味,回家后又以《我是谁》为题,进行了一次小习作。批阅后,我感触颇多。同学们或写自己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或陈述自己的优缺点,并就其中一两点进行了重点细致的描写;或以第三人称转述进行仿写。所有交来的同学,无一例外的在写作技法上都有了进步,让我感到自己所选的教学之路走对了,以后要在习作教学中逐步学习更多的技法。每次练习一种技法,日记月累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2.在平时教学中,我会想方设法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欣赏能力。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作文的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学习习作技法。如语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写俄罗斯的小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作者把两兄弟的动作、语言刻画得十分生动,仿佛他们就站在我们的眼前嬉戏、玩耍,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我们在第一单元习作练习中就借鉴了这一写法。在介绍各种运动或游戏时,孩子们就像作者学习,力求细致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让没见到这个场面的人也能通过习作见到。这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写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