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妍琼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现代服务管理学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杨妍琼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现代服务管理学校
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逐步列入中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基础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互相联系,共同促进,对学好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我们信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者。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长期爱学信息技术课,学好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兴趣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望异常强烈,学习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来源于一个重要的东西——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使每一位学生对计算机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鼓励学生动手,设置个性化作业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于动手、勤于动手。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熟练,从而进行练习或活动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兴趣的持久性。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只要亲自动手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兴趣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学生练习的题目应该灵活多样并与实际相结合。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所以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凭统一的作业来判断,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养成学生的死记硬背。如:在“筛选”操作的练习中,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成表格,自己命题进行筛选。他们有的以世界杯足球赛为题,筛选出总积分大于10分的球队;有的以各国武器储备为题,筛选出军备大国。这样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让他们发现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能够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分层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不能放弃学差生兴趣的培养,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设计课堂教学分层。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为此,我以每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对程度高的同学设立较高的标准,而对程度差的学生,则降低标准要求,指导他们单项训练,强调不管是谁,只要能达到目标、次次有进步就给予一定的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激发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兴趣。
2.设计课堂任务分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新的上机任务。教师针对本班学生微机技能的差异,可设计三个层次的任务,即基本任务、综合任务、创造性任务。通过上机操作分层任务,使学生各自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3.设计练习分层。
布置练习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练习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练习。例如:在处理“信息的处理技术”等类型章节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设计一定的练习,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成创作组,允许他们以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在小组里,水平不同的学生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基础或是特长、爱好自由地选择子练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美术功底好的同学可负责画面的设计,文采好的同学可负责文字草稿……通过分层练习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落实了新知,充满了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