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青泥镇中心小学
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的故事为体裁的文学作品,内容多是以简洁的一个小故事向人们表达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的正能量的人生道理,引人深思给予人们启发和思考。所以寓言故事也经常被大家认为是“哲学道理所垒成的金屋”。它能将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夹杂蕴含在一篇篇生活动人的小故事中。他们在看故事的同时能够主动积极地引发遐想从而发现其中的奥秘和道理。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对小学寓言故事教学进行全面地解析
一、解读语句,感悟形象
与其他类型的文本相同,寓言故事也是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悟人物的形象和语言的形象,读懂其中的主要内容,领悟其中所蕴涵的真正的寓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教学来说,教学就像一种命令,仅仅只是呆板地读课文、背课文,这样的机械化的阅读模式只会慢慢地使学生失去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对阅读的厌倦感。由此,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老师要用各种方法和语气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说笑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自在,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能够潜意识里对寓言故事产生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加快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语句的形象和人物的形象。在引导学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速度。[1]比如以小学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为例,教师可以简化故事的情节,使故事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用幽默的话题来叙述这篇文章,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和描述一下自己所了解的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其中人物的性格形象,再让他们思考从这篇故事中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在这之后,再由我们来正确的讲解这篇文章,将各个语句的形象和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幽默的口语形式表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听的途中对比自己所理解的句型和人物形象,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索,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创新题境,重点感悟
教学的最直接解释就是教与学,其最本质的意义就是希望能够在最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中传授和学习到知识。教师只有做到能和学生有着较为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在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和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有效地传递知识,而这一切则是要以积极阳光的课堂气氛为基础才能实现。通过制造一种积极、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感和厌倦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活泼、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参加融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老师们应该放弃古老死板的“尊师重道”的旧社会理念。在新的时代,老师应该要懂得如何创新题境,以一种新奇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死板的阅读,通过老师问学生答的枯燥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仅扼杀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还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不到教学的效果。[2]又比如在《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直接地向学生表达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以制作一则关于《守株待兔》的短视频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引发遐想,回味故事的情节,并从中了解这篇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不能做一个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人。这篇寓言故事所表达的道理也能用来警醒教师们不能死守教条,应该要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不希望教师再一味地一味地让学生抄写或者背诵来记住文章,文章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应该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这篇寓言故事自己再改编出一个与其所蕴含的道理相同的小故事,这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温习到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样才能是以最低的代价让学生们收获到最大的知识,同时完美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要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寓言故事,最关键的就是兴趣。不能以一种强硬的态度来讲解寓言故事,这只会使学生对寓言故事产生反感,让寓言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吸收到更多的知识,运用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寓言故事教学真正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