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婷
新泰市平阳小学
小学德育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法律常识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班主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者、主导者,承担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但是,从目前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来看,班主任工作面临一定问题,例如小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也缺乏认同感;德育工作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心;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班级管理难以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小学班主任应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求,创新探索工作思路,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一、坚持学生主体,把握德育工作细节
德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班主任应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强调规范自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诚地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首先要勤跟班。小学生自觉性还比较差,班主任勤到教室做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主动交流;班主任每天早晨要及时清点学生到校情况,督促做好室内外卫生;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喜欢阅读课外书籍、保护卫生工具的习惯;早操时,要勤指导学生快速集合好队伍,与学生一同展开运动,带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班主任还应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培养方案。班主任应勤于同任课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科成绩,并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学生的发展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逐渐展现自己的个性,并不断提升自信心。二、坚持创新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创新是班主任保持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习惯、工作内容等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习惯用主观经验解决问题,难以跳出框架,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实际上,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而班主任这时就需要保持创新的态度,主动迎接问题,根据新时期德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新颖的有效的方案,进而提高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度,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三、坚持开放教学,挖掘多元化德育资源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对于小学道德教育而言,知识、经验、信息、人力、物力等都能够成为支撑实践工作的重要元素,并发挥显性或者隐性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班主任应注重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支持。首先,班主任应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以教材为本,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其次,班主任应注重关系资源的挖掘,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构建了学生成长的体系,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引导的重要渠道。教育工作者应利用技巧和手段,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提高思想品德的发展。最后,班主任应重视环境资源价值,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学校、班级是学生获得德育熏陶的主要环境,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校、班级的软硬件环境设计,打造优良的班风、学风,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