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满都拉
内蒙古河套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借由绘画、容器等物质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和高超技艺,是个体在继承先辈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并根据所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而成的。其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能够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而高校在人才培养、研究创新等方面独特优势,能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极大的帮助。
一、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
1.社会影响力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独具异域风情的外国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西方历史、文化,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走入了边缘地带。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削减,人们不了解、不熟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难以正确认识其重要价值,以致于人们很难为之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极大地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2.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创新速度比不上流失的速度,如若不抓紧时间保护,或许将会消失。随着时间的流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均年龄逐渐攀升,而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漠视使得其后继无人,这很容易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中消亡,从而不断削弱文化多样性,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传承动力不足。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创新不足、继承人年龄老化、影响力低等问题导致其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内部传承创新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其保护工作难度高、见效慢且投入资源大等问题,使得很少有民间力量去介入其中,推动保护工作的进行,这使得其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落到了政府身上,而仅靠政府的扶持又难以有效推动其保护工作的开展,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1.提供创新基地。
非物质遗产保护专业性较强,涉及学科广泛,仅依靠政府力量,对其保护非常有限。而高校独特的优势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契合,能够有效推动保护工作的展开。因而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在其保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够极大地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例如,高校美术教育可以组建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研究队伍,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