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昳霖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本专科半数以上的学生培养工作,肩负起了培养新时代技能型、应用型、操作型工匠的重任。音乐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延伸素质教育的深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急需探寻音乐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的高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现状
1.教学内容与学生基础不匹配。
职业院校的音乐课程在教材的选取上,大多以本科院校的教材为模板,现有已发行的职业院校音乐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教学的素材比较落后,虽然有大量经典作品素材,但是对于新的音乐素材选取的很少。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太专业的课程内容不仅吸引不了学生,极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音乐课程作为公选课,学生参与度很低
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将音乐课程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中的一门来开设,也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选择音乐课程。有一部分学校因为师资和场地的原因,一大部分的学生只能选择线上课程,而线上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并不到位,无法从根本上完成人才培养目标。3.教学基础设施欠缺。
基础实施配备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音乐课程在基础设施配备上要有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房等等,但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欠缺,只能提供普通的多媒体教室上欣赏课,并且信息化技术设施也比较落后。职业院校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去了,忽视了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热情被不断的挫伤,枯燥的理论教学也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4.教学课程体系不够规范。
职业院校对于音乐课程的体系建立不够规范、合理,课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课程的开设并未产生应有的效果。一方面,课程被边缘化严重,在专业课至上的职业院校,作为公选课的音乐课程不能够让学生重视,有些院校音乐课程不列为考核项目,对于学生的管理难度很大。另一方面,音乐课程的教学计划、教材都是教师自己选择、随意性大,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教学体系的管理,无法完成美育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5.实践教学欠缺。
职业院校在音乐课程的建设中缺乏实践教学平台,而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学习薄弱,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强,音乐课程在学生看来是一门有乐趣、具有吸引力的课程,但是枯燥的课堂学习会消磨掉学生对课程所有的兴趣。大部分的学校为了给学生实践的平台,都是通过学生社团,如合唱团、舞蹈团等,但是缺乏专业老师指导,许多社团都是在学生的自己领导下粗放的发展,另外场地和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达到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二、沉浸式教学法的内涵
沉浸式教学法最初源自于语言的教学中,1960年在加拿大法语区采用的一种应用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法。之后有心理学家认为,在教学中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中,树立某种目标,通过超越自我,抗击所有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外界干扰因素,获得自我超越和拥有某种技能的愉悦的感受。沉浸式教学法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变教学情境这一外部条件,来促使内部条件的变化,如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对于本文的主体对象高校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差异,自学的能力和自觉性也要差一些。按照本科的讲授型上课模式和快节奏的知识输入,让学生在知识的习得上有困难,而沉浸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习内在的状态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够理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沉浸式的教学模式也强调一种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有持续性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将习得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沉浸式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中的应用
1.紧抓课程内容的输入与输出。
沉浸式教学模式首先是解决课堂教学的系列问题,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完成对于目标的推进,通过将教学任务注入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中,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沉浸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况,为学生挑选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并在内容的选取上要适合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当学生接触自己感兴趣和可以理解的信息时,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果内容输入的难度高于或者低于学生的现有能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音乐课程不仅是一门听觉欣赏的课程,而且也要注重视觉感受在课程中重要意义。如地方特色曲艺,播放视频与播放音频相比较,视频更能够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唱腔和形体之间的关系,在对音乐感知上更加生动、具体。另外课程中多讲述音乐的故事较枯燥的理论而言,又更加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在教师教学中,大多只注重内容的输入,而很少关注学生理解了多少,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基础,没有足够知识量的输入,输出也是无稽之谈。那么将沉浸式教学模式融入到音乐课程教学中,笔者认为最关键在于紧抓课程内容的输入,通过富有情境的内容输入,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参与课程的媒体环节,最终达到能够发散知识点,知识输出的能力。所以在音乐课程中应用沉浸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仅是传统的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也要将传统与流行、大众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新课程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