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敏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一、《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逻辑学》的基本理论是其他学科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同时《逻辑学》又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为包括基础学科在内的一切科学提供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通过对于《逻辑学》学科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联系密切的今天,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就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但其却在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于一些问题进行作答的时候并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抒写文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逻辑结构混乱等方面的问题,追根溯源这些问题原因都是由于学生自身欠缺一定的语言逻辑表达能力所导致的。而《逻辑学》学科的教学正是从基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性的语句应运角度出发,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这对于学生构建相应的逻辑性理论体系和系统性的逻辑知识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二、《逻辑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逻辑学》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作为《逻辑学》教学的主要讲解学习场所,在我国高等学府中,对于《逻辑学》的教学更多的还是以校公选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去实现的,这也就导致了《逻辑学》学科在高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最为附属性学科无法得到较大重视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实际的《逻辑学》教学过程中,一部分《逻辑学》教师往往在进行《逻辑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讲解,“满堂灌”的方式在高校《逻辑学》的教学上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本身作为一种具有极强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知识,其相关知识兼具着一定的抽象性,这种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使得学生对于《逻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感到更加枯燥乏味,在缺乏一定的教学趣味性的《逻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大学生对于《逻辑学》的知识内容逐渐不感兴趣,逐渐丧失了自身对于《逻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另外,一些大学生本身在学习《逻辑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固化僵硬的问题,在对于教师所讲的《逻辑学》知识难以有效的自我消化吸收,加之诸多大学生对于《逻辑学》知识的渴求度不高,对于《逻辑学》存在着“副科”的认知偏差,在加上《逻辑学》的上课出勤率方面也相对较低,使得在教学方式几近单一的《逻辑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效果极其低下。
2.《逻辑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协调。
本身《逻辑学》作为带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一种学科属性,极大的决定了《逻辑学》在实际生活应用方面的实践性作用。但就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逻辑学》教学课程多还是注重与理论性的知识讲授,很少能够去关注到学生在学习《逻辑学》后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也在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得到相应的社会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应用体验,学校也缺少对于《逻辑学》学科的实践性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也就使得《逻辑学》的理论知识完全与实践应用相脱节。与此同时,我国诸多学校在《逻辑学》的教学实践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创新,尽管在我国推进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一些大学在《逻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方面开设了相应的应用实践课和《逻辑学》实习课,但往往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场地不足、经费不足或者是与一些主修课程的实习实践课相冲突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逻辑学》的实习实践课也因此搁浅,相应的《逻辑学》实践实习课也就形同虚设。在缺乏应用实践的基础上,《逻辑学》单靠理论性的知识传授实难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目标。3.学生对于《逻辑学》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学生对于《逻辑学》的总体学习兴趣不高,也是当前有效的开展《逻辑学》教学上存在的一大限制性问题。例如,一方面来看,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在高等院校内,多数学生选择《逻辑学》所进行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一些学生认为《逻辑学》这个学科听上去就较为高深莫测,出于好奇心便选择了《逻辑学》科“一探究竟”;二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为了拿到相应的选修学分,而被迫选择《逻辑学》这门学科进行学习,本身对于《逻辑学》并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三是少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学习《逻辑学》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故而选择了《逻辑学》进行学习。从以上三个关于选择《逻辑学》的观念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在选择《逻辑学》进行学习上并没有对于《逻辑学》有正确的认识。
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在进入到高校以后,自身的相关认知能力还是处于由初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过渡,处于幼稚和成熟的过渡期,并且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也并没有系统的接触过《逻辑学》学科,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对于《逻辑学》学科的正确认知,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对于《逻辑学》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且较为抽象性,因而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逻辑学》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不断下滑。
三、完善《逻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1.多样化开展《逻辑学》教学。
在《逻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去不断的创新《逻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逻辑学》教学方式予以强化学生对于《逻辑学》学科的学习。从具体方面来看,一是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逻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教师在《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案例教学的方式,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事件、学生所关注喜好的事件事物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等通过相应的教学糅合下去进行《逻辑学》的案例分析教学,并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一些《逻辑学》知识去运用到对于这些案例的分析中,诸如对于目前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碰瓷”现象、“老人摔倒”现象等,让学生利用《逻辑学》的辩证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二是可以采用讨论教学的方式在《逻辑学》教学的课堂上进行运用,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死读书,教师沉寂自身讲授的现状。例如在具体的讨论教学方面,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的方式对于一些逻辑知识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分析,或者让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对于一些《逻辑学》知识进行自我的见解分析,这样在讨论教学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得学生的相应逻辑语言表达能力得以较好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讨论过程中发现一些自身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取长补短。三是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去有效的启发学生在《逻辑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运用各种逻辑思维能力去对于一些问题加以辩解分析。《逻辑学》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体系,有效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去启发学生的相应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