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芳
  村里年轻人差不多都出去了。
  只有王小年没出去。
  有人问王小年:你怎么不出去打工?
  王小年答: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出去了,没人照顾她。
  又问:那你在家做什么?
  答:作田。
  问的人说:作田没有打工赚钱。
  王小年答:知道。
  知道作田不赚钱,但王小年还是呆在村里。
  王小年有三亩三分田。
  三亩田栽水稻。
  三分田栽萝卜芋头薯和甘蔗。
  三亩田一年能产粮5000斤,还是早晚两季的产量,一斤谷一块一角钱,总计5500块钱,除去农药化肥种子的成本,最多只能留下3000块钱。
  三分地栽萝卜芋头薯,这些东西一半吃一半卖,能卖到500块钱。
  这些收入,只够王小年和他母亲勉强吃口饭。
  一晃过去了几年。
  村里人都做了屋。
  只有王小年没做。
  村里年轻人都娶了媳妇。
  只有王小年没娶。
  有人劝王小年:你还是出去打工吧!
  王小年答:我现在喜欢作田。
  人家说:作田有什么用?
  王小年说:有用呀,我可以种出稻谷,每次看见稻浪翻滚,我就开心。我还可以栽出红薯,每次挖红薯时,我也开心。
  人家说:就你那三亩田,吃饭都是问题吧?
  王小年说:我可以多种呀。
  王小年后来种了二十亩田。
  见了那个人,王小年说:我种了二十亩田。
  那人说:二十亩田也赚不到钱,我跟你算,一亩田产粮800斤,早晚两季1600斤,20亩田是32000斤,一斤谷一块一,32000斤就是35200块,除去成本,你一年只能赚到两万块钱。
  王小年說:不错呀,能赚两万块钱。
  那人说:这点钱你做不起屋。
  那人又说:也娶不到老婆。
  那人还说:你还是去城里打工吧,三个月就可以赚两万块钱。
  王小年摇着头说:我还是喜欢作田。
  这时候王小年会用微信了。
  会发朋友圈。
  这天,他拍了几张照片,照片里是绿油油的禾苗,王小年把照片发在朋友圈,上面写:这些田原本被人抛荒了,是我把它们变成绿油油的一片。
  很多人点赞。
  也有人评论:好看。
  稻谷黄了,他又发了朋友圈,上面写:稻浪翻滚。
  也有人点赞。
  仍有人评论:喜看稻菽千重浪。
  王小年回复:开心。
  王小年这天又发了朋友圈,是挖出的满地红薯,王小年在上面写道:看着这些果实,很充实。
  又是许多人点赞。
  王小年的朋友圈有很多人,这天,有个人也发了一条朋友圈,几张照片和一首诗,照片是几张沙滩上的植物,诗如下:
  沙滩上的植物
  很寂寞吧
  如果不是我来
  也许
  它们一辈子都不会被人发现
  但我来与不来
  它们并不介意
  我来,它们在这里
  我不来,它们也在这里
  默默地,它们开花
  默默地,它们结果
  就像有些人
  一辈子默默无闻
  但他们
  依然快乐
  王小年觉得这首诗好,立即在下面点了赞。
  还在下面评论:
  我就是这样的人。






















